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固镇动态 > 部门动态

购买二手车需谨防 “消费陷阱”

发布日期:2021-04-23 10:41   作者: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员    来源:固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阅读: 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二手汽车市场存在“消费陷阱”,如果一不小心买到泡水车或者事故车,确实很焦心。消费者杨某花费4万余元购买一辆二手轿车,办理手续时去保险公司查询却得知,该车被水浸泡过,为报废车辆。消费者张某购买一辆二手汽车,查询该车保养记录,显示行使里程却与码表显示里程数迥异。

消费者购买二手汽车应该了解哪些信息,怎样才不会被坑?固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工作人员通过请教业内人士得知,二手汽车的车龄长短、实际里程、有无重大维修记录等都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但目前二手汽车市场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消费者知情权易受侵犯。

二手车的消费陷阱有以下四类:

  低价吸引眼球,虚假车源陷阱多。消费者在网上看到二手车车况和价格非常诱人,但提出看车时,商家却以该车已出售为借口另行推荐其他车型,发布虚假车源信息误导消费者。

  口头承诺不兑现,合同条款来抗辩。有的经营者会口头承诺“不卖泡水车、拼装车或者维修更换过主要部件的事故车辆”,但并未在合同中约定,等消费者发现问题时,经营者就以诸多借口推脱。

  车辆里程失真,车况不明。二手车里程表是否准确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应结合车辆外观、重要部件、底盘、轮胎磨损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金融服务乱象多,收费项目和标准不清。有的黑中介会诱导消费者贷款购车,却不说清贷款购车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待消费者签订购车合同并付款后,开始巧立名目、逐项收费,消费者实际承担的费用远高于正规机构的收费标准。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要增强防范意识,谨防消费陷阱:

  做好功课,选择正规经营者。购买前需查询经营者基本信息,结合是否有行政处罚、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初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及信用。到店后详细查看商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址等与实际注册是否相符。

货比三家,性价比较很重要。多渠道了解、比对使用年限相当、同配置、同车型二手车的价格差异,对价格、车况等基本信息做到心里有数。

防范套路,不轻信商家宣传。理性对待商家推出的优惠促销活动,对是否在裸车价格基础上优惠、是否必须办理贷款等情况要了解清楚。重点了解车辆权属是否清晰、来源是否合法以及修理、事故、行驶里程、报废年限等情况。

  细看条款,谨慎签订购车合同。如果经营者承诺所售车辆无事故、无重大维修事项,可以要求经营者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仔细验车,“三看三验”更放心。看随车文件是否齐全,验证法定证明文件是否交付齐全;看重要部件状态,查验有无拆动痕迹;看车辆外观,验明有无瑕疵。

留存证据,及时有效维权。保管好购车发票、产品说明、购车合同、维修记录、票据等书面证据以及有关聊天记录,自身合法权益受损后要及时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