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固镇动态 > 县委文件

中共固镇县委 固镇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19-01-22 16:04   作者:县委办    来源:县委办    阅读: 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固发〔2019〕2号

 

中共固镇县委固镇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

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16号)、《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分工方案〉的通知》(〔2018〕-21号)、《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蚌发〔2018〕26号)和《中共蚌埠市委办公室、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贯彻落实〈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分工方案〉的通知》(〔2018〕-8号)文件精神,切实营造全县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的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服务社会,深度挖掘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养造就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为全面建设新时代“高特美强”新固镇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二、进一步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1.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有关规定,加强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动形成依法保护产权的社会共识。认真解决产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快产权纠纷等相关案件办理,总结宣传依法有效保护产权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加快建立健全产权保护长效体制机制,依法及时惩治侵犯产权的违法犯罪,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慎用强制措施。将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作为营商环境落实情况的重要部分,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补偿救济机制。

2.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制定与证据规则、证据保全和妨碍诉讼强制措施等相关规定配套的证据披露、举证妨碍排除等制度和措施。按照有错必纠的要求,对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民营企业和投资人犯罪的申诉案件,经审查确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及时予以纠正并赔偿当事人损失。加强对企业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3.依法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企业家依法进行自主经营活动,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严格落实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并动态完善行政权责清单,建立权力、责任、公共服务、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筑牢“清单之外无审批”制度笼子。进一步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举办或推荐各类达标评比活动;进一步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规范行政执法条件,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自由裁量权。依法保障企业自主加入和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的权利。

三、进一步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4.强化企业家公平竞争权益保障。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度,规范招商项目合同管理,为企业提供接洽、联系、申请、办结等全流程、精准化的无偿服务,着力打造公平竞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宽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准入领域,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切实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依法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制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完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依规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5.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开展企业家诚信建设活动,实施企业诚信承诺制度,督促企业家自觉诚信守法、以信立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引导企业家坚守契约精神,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选活动,提升企业履约守法意识。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通过省、市、县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或者行业部门依法开展信息交换共享和应用。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守信企业在资金、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严重失信的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6.提高监管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推行监管清单制度,明确和规范监管事项、依据、主体、权限、内容、方法、程序和处罚措施。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市场监管规范化建设,清理和减少各项检查,建立健全“打、控、防、管”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加大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创新监管方式,推进大数据监管和智能监管,探索建立鼓励创新的审慎监管方式。清除多重多头执法,提高综合执法效率,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加大反不正当竞争,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净化市场环境,保护企业家创新成果。

四、进一步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7.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积极构建常态化政商交流平台,搭建与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沟通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党员干部要坦荡真诚同企业家交朋友,大力倡导和牢固树立“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项目开了工,一切服务我跟踪;项目投了产,一切困难我来管”的服务理念,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同企业家建立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持续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鼓励企业家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和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讲真话、谈实情、建诤言。引导更多企业家成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模范和奉公守法守纪、清正廉洁自律的模范。

8.树立对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树立对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积极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企业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在企业发展中大胆探索、锐意改革所出现的失误,只要不属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当谋利、主观故意、独断专行等情形者,予以容错,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9.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大力弘扬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勇于担当、服务社会的优秀企业家精神。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推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

五、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

10.引导企业家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加强对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企业家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引导企业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努力做到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大力弘扬“勇于争先、敢于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新时代“固镇精神”,把固镇发展的更好、更强、更有竞争力。

11.强化企业家自觉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意识。企业家要自觉依法合规经营,强化诚信意识,主动抵制逃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污染环境、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不做偷工减料、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亏心事,在遵纪守法方面争做社会表率。依托省、市、县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加大力度整治司法执行中的“老赖”顽疾,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守信者赢、失信者亏的良好社会氛围。

12.鼓励企业家保持艰苦奋斗精神风貌。激励企业家自强不息、勤俭节约,反对享乐主义,力戒奢靡之风,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企业发展遇到困难,要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奋发图强。企业经营成功,要居安思危、不忘初心、谦虚谨慎。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意识。

六、进一步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

13.支持企业家创新发展。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增强创新自信,提升科学素养,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企业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扶持计划,建立产业领军人才信息库,加大人才引育支持力度,广泛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模式,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4321”税融通等新型银政担模式应用范围,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14.引导企业家弘扬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家专注专长领域,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把产品和服务做精做细,以工匠精神保证质量、效用和信誉。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精心指导企业建立商标品牌发展计划,着力培养技术精湛技艺高超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推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扶持具有优秀品牌的骨干企业做强做优,树立具有一流质量标准和品牌价值的标杆企业,推动弘扬“热爱本职、专心制造、精益求精、创造精良”的工匠精神,打造一支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15.支持企业家追求卓越。引导和支持企业家牢固树立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不断开拓、奋力拼搏,争创一流企业、一流管理、一流产品、一流服务和一流文化,培育发展壮大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坚守实业、突出主业,带领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不断做精做强主业,成长为“单项冠军”“行业小巨人”。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开展股份制改造,推进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实现转型升级。

七、进一步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16.引导企业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意识,引导和促进企业家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奉献爱心,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及其他社会慈善事业,积极投身“扶贫车间”“扶贫基地”精准扶贫行动,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照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培育一批履行社会责任建设的优秀企业。

17.鼓励企业家干事担当。引导企业家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安全为代价的红线,发扬服务地方、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担当精神,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家认识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投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振兴和发展实体经济等方面作更大贡献,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8.支持企业家积极投身国家及省、市、县重大战略。支持企业家积极投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行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三重一创”、制造强省强市、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建立优秀企业家库,引导企业家积极参与我县重点战略、重点产业、重大规划等论证和决策。

八、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家优质高效务实服务

19.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政府更好的推动服务作用,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文件清理工作,对行政审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审批事项全省最少。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精简合并投资项目审批,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推动更多项目事项管理由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转变。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形成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0.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健全政府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项目主动向企业家征求意见的制度,相关经济政策、金融人才政策及产业规划等政策的制定要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涉企政策、编制规划以及行业具体技术准入标准时,要广泛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科学民主决策。保持涉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基于公共利益确需调整的,要制定严格规范的调整程序,合理设立过渡期,充分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传递政策信息,倾听企业家心声,合力破解发展难题。

21.完善涉企政策和信息公开机制。坚持政策和信息公开化,营造法治、透明、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广泛利用主流宣传媒体、政务服务中心、“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固镇县政府网、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四送一服”千干扶千企APP等线上线下载体,加强涉企政策信息的集中公开和推送,全面落实涉企政策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常态化涉企政策宣讲机制,强化涉企政策落实责任考核,充分吸收行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政策后评估。

22.加大对企业家的帮扶力度。建立健全帮扶企业家工作机制,完善县级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四送一服”常态化工作,建立省、市、县、乡(镇)四级联动,坚持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确保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扶持政策,精准解决企业的要素需求,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落实“一周一联系、一月一走访”制度,切实畅通企业问题受理渠道。强化问题督办机制,健全问题分办交办、平台受理、联动推进机制,切实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咨询、精准化帮扶。

九、进一步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

23.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规划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蚌埠市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和《固镇县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注重“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加强部门协作,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将培养企业家队伍与实施重大战略同步谋划、同步推进,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鼓励支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在实践中培育一批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有创业创新活力的高素质优秀企业家。

24.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宣传报道优秀企业家创业创新典型,对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诚信守约、履行责任、勇于担当、服务社会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每年开展一届固镇县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逐步扩大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名额,大力弘扬新时代“固镇精神”和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在全社会形成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经营者茁壮成长的浓厚氛围。

25.加强企业家教育培训。深入对接落实好蚌埠市“企业家培育工程”,努力培育建设一支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家队伍。扎实抓好各级各部门企业家专题班培训,对培训课程、人员、时间实行错位设置,重点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新“入规”企业家进行专题培训,精准提升企业家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国际经营、风险管控、企业上市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培育一批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精英”企业家。

十、进一步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

26.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的领导。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国有企业家坚持党的领导、主动抓企业党建意识,建好、用好、管好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家队伍。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拥护党的领导,支持企业党建工作。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动企业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全面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27.发挥党员企业家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企业家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推动党建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企业全体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强化对党员企业家的日常教育管理,全面落实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调整、劳动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前向县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备案制度。党员企业家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制定细化措施,加强评估和督察,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同时,在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等方面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总结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推动形成全社会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中共固镇县委     

                                                                                                                                                                       固镇县人民政府       

                                                                                                                                                               2019年1月17日




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


序号

重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1

认真解决产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办理产权纠纷案件,剖析宣传侵害产权案例。

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

持续推进

2

总结宣传依法有效保护产权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加强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县委宣传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县科技局、县公安局、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3

将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兑现涉企承诺情况作为改善营商环境落实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对各相关部门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四最办、县发改委、县目标办

持续推进

4

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制定与证据规则、证据保全和妨碍诉讼强制措施等相关配套的证据披露、举证妨碍排除等制度和措施。

县法院、县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

持续推进

5

加强对企业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县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广新局

持续推进

6

进一步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

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国资委)

20196

7

清理各类达标评比活动。

县人社局

20196

8

进一步推进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动态调整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县法制办

持续推进

9

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变企业向机关单位跑变为机关单位主动到企业服务,规范招商项目合同管理,为企业提供接洽、联系、申请、办结等全流程、精准化无偿服务。

县市场监管局、县招商〔对外合作〕局、县政务服务中心

20196

10

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和业务。

县发改委、县商务局

20196

11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依法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

持续推进

12

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预防和制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

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

持续推进

13

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

持续推进

14

强化企业家信用宣传,开展诚信建设活动,实施企业诚信承诺制度,督促企业家自觉诚信守法、以信立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15

利用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安徽),整合在市场监管、财税、金融、司法、环保、安全生产监管、行业协会商会等部门和领域的企业及企业家信息,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

县发改委、县市场监管局

持续推进

16

推进企业家信用信息在任职表彰、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市场服务、行政监管等领域运用,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县发改委、县经信委、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局、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17

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推进大数据监管和智能监管。

县市场监管局

持续推进

18

持续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

四送一服办公室、县经信委

持续推进

19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常态化政商交流平台。

四送一服办公室、县发改委、县经信委、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20

建立县级帮办APP服务平台,建设手机扫一扫,有人帮你跑微信平台,支持企业发展。

四送一服办公室、县发改委、县经信委、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21

引导企业家成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模范,成为奉公守法守纪、清正廉洁自律的模范。

县委宣传部、县工商联、县财政局(县国资委)、县经信委

持续推进

22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

县委宣传部、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23

探索建立企业家容错纠错机制。

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

持续推进

24

大力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

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工商联、县财政局(县国资委)

持续推进

25

加强对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优良革命传统、形势政策、守法诚信教育培育培训。

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26

依托省、市、县失信曝光平台,加大力度整治司法执行中的老赖顽疾,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守信者赢、失信者亏的良好社会氛围。

县法院、县委宣传部

持续推进

27

在推荐和执行政府创新规划和相关专项中,专家咨询组产业专家、企业家占比不低于50%。积极创造条件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创新服务平台。

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经信委

持续推进

28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特点,创新信贷模式,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4321”、税融通等新型银政担模式应用范围,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县金融办、县财政局(县国资委)、县税务局

持续推进

29

持续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激励制度,强化企业家以质取胜的战略品牌建设意识。

县市场监管局

持续推进

30

加强商标注册、运用和保护,精心指导企业建立商标品牌发展计划。

县市场监管局

持续推进

31

着力培育技术精湛技艺高超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推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扶持具有优秀品牌的骨干企业做强做优,树立具有一流质量标准和品牌价值的标杆企业。

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经信委

持续推进

32

激发和保护传统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意识,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开展股份制改造推进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

县商务局、县经信委、县金融办

持续推进

33

增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奉献爱心,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应急救灾、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等,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县工商联、县民政局、县扶贫办

持续推进

34

引导教育国有企业家要更好地肩负起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责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县经信委、县财政局

持续推进

35

鼓励和支持企业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长江经济带、合芜蚌自主创新、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三重一创、人才强省、制造强省、制造强市、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

县发改委、县经信委、县财政局(县国资委)、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县商务局、县环保局

持续推进

36

实行全方位公共服务清单和全口径中介服务清单,推动清单制度落地见效。

县编办、县财政局、县政务服务中心

持续推进

37

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精简合并投资项目审批,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推动更多项目事项管理由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转变。

县发改委

持续推进

38

依据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编制和完善符合县级实际的实施清单,通过窗口整合和流程优化,对窗口进驻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论证,实现最多跑一次全覆盖。

县编办、县政务服务中心

20196

39

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形成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县政府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发改委

持续推进

40

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程序性规范,健全政府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项目主动向企业家征求意见制度。

县发改委、县招商局、县工商联、县财政局、县经信委

持续推进

41

加强涉企政策信息集中公开和推送,全面落实涉企信息公示制度。

县直有关部门

持续推进

42

建立常态化涉企政策宣讲机制。

四送一服办、县经信委

持续推进

43

强化涉企政策落实责任考核,充分吸收行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政策后评估。

县委督查室、县目标办、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44

实行各相关部门协同,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建立健全帮扶企业家的工作联动机制。

县直有关部门

持续推进

45

支持再次创业,完善再创业政策,根据企业家以往经营企业的纳税信用级别,在办理相关涉税事项时给予更多便捷支持。

县税务局

持续推进

46

加强对创业成功和失败案例研究,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借鉴。

县发改委、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47

加强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

县委组织部、县工商联、县经信委、县财政局(县国资委)

持续推进

48

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县委宣传部、县工商联、县发改委、县经信委

持续推进

49

建立健全企业家教育培训体系,搭建各类企业家互相学习交流平台。

县委组织部、县经信委、县工商联、县发改委

持续推进

50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组织开展企业家活动日等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

县民政局、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51

支持高等院校与我县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大学生、研究生培训实习基地,主持发展创新创业实验室。

县科技局、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52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

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国资委)

持续推进

53

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多种方式,努力扩大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县委组织部、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54

强化对党员企业家日常教育管理基础性工作,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党员企业家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县委组织部、县工商联

持续推进

55

制定和细化具体政策举措,狠抓贯彻落实,定期督察和总结评估。

县发改委、县经信委、县目标办

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