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粽”不同习俗盘点——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到,吃粽子当然是端午必不可少的。
虽然每年粽子的“甜咸之争”都如期上演,
但不管怎么说,清香的粽叶包裹着香软的糯米,
这样的组合本身就是让许多人都无法阻挡的美味诱惑。
其实,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
正如歌谣:“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
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
佩香囊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
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插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家家户户以艾条插于门楣。
艾草招百福,插在门口,以“避邪”。
五彩绳
五彩绳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绳子共同编织而成,
象征着被五行力量加持的祈福纳吉。
一些地区的大人们会在端午节这天,
给家里的孩子系上五彩绳。
饮雄黄酒
古人认为,雄黄酒“杀百毒、辟百邪”,
尤其是可以用来驱蛇,
于是逐渐形成了在端午饮用雄黄酒的习俗。
撞蛋
端午节吃鸡蛋是为了祈福健康。
在鸡蛋上作画,变成漂亮的彩蛋,
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祝福,
也是一种漂亮的节日礼物。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
听闻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悲痛万分,
竞相划船去汨罗江寻找屈原的身影。
后来,划龙舟就成为了民众纪念屈原的活动,
并逐渐演变成了龙舟赛。
在这个祈愿安康的端午时节,
互道一声:“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