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教育局督查濠城中学“两类学校”建设情况
2020年6月12日,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办公室主任周金瑞、金鹏程科长、蚌埠市教育局电教馆陈文员一行对固镇县濠城中学“两类学校” 建设情况进行督查调研。固镇县教体局规划基建装备股股长于敬体、郑雷及县电教馆王岗等领导一同督查,濠城中学校长戴淑英、办公室主任闫伕全程陪同。
督查组对照《安徽省乡镇寄宿制学校基本建设标准( 试行)》和《安徽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统教[2019]14号)中的主要指标(即校舍面积:中学9.5平方米/生、小学 8.5 平方米/生;运动场面积:中学 10.6 平方米/生、小学 7.7 平方米/生;学生宿舍:中学5.5平方米/生、小学5平方米/生;学生浴室:0.33 平方米/生;学生食堂:1平方米/生;室外厕所:0.25 平方米/生;图书册数:中学 35 册/生、小学 25 册/生;计算机数:生机比8:1 等等),重点筛查濠城中学“两类学校”达标情况。
近年来,固镇县确立了“民生优先”的发展战略,把振兴教育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首要任务。在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两类学校)存在较多短板。为了补齐这些短板,固镇县上下一心,紧紧围绕以创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为契机,加大对农村薄弱校、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的资金投入,聚社会各方之力,组建共同体等模式,致力做强两类学校。固镇县开展“两类学校”补短工作以来,无论是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种短板纷纷变成亮点,农村学校现已展现出腾飞之态。
濠城中学为了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濠城中学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计算机,又为学生新建了计算机教室,共有两个计算机室。教师人人参加资源平台晒课,获市县级奖的达到40余人次,微课获得省级10余人次;学生获市级竞赛达到30余人次。学校的宽带接入也从10M、20M、50M、100M到现在的200M,每个班级的智慧课堂光纤接入也从20M提高到50M。由于学校对信息化的高度认知,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近几年中考,我校成绩都在农村中学前列。今年,固镇县教体局对我校又投入160万余元,把我校的白板换成了智慧板及三个智慧课堂班级,教师也已参加培训,基本掌握了其使用方法,其对我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现场督查和问询,督查组对濠城中学“两类学校”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濠城中学“两类学校”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督查组指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希望濠城中学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最后督查组对学校现在的教育教学存在的困难向戴淑英校长进行询问,戴校长就本校专业性学科如美术、音乐等专业老师短缺的现状做出回答。督查组就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复:教育部门会对现有项目进行再梳理,找出“两类学校”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大志有成培后代,坡途无畏育栋梁。教育,从来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它关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行各业。即使面对落后的乡村面貌,乡村学校同样可以发挥乡村社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功能,通过实施现代生活教育、现代生态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使乡村学校成为“改造附近乡村社会的中心”和“实施各项教学的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要全面振兴乡村,必须首先在乡村儿童的心中播下经济、生态、科学、文化和民主的种子,探索既现代又田园的乡村教育,这样一来,不仅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可期,而且现代创新人才培养也可大大提升,所以“两类学校”的建设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