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固镇动态 > 部门动态

深化结对合作 携手打造长三角互利共赢合作帮扶典范

发布日期:2022-08-17 10:07   作者:发改委信息员    来源:固镇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阅读: 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根据《推进甬蚌结对合作帮扶工作举措》(蚌长三角〔2022〕1号)文件精神,固镇县全面落实甬蚌结对合作帮扶工作部署,全面深化与余姚市结对合作,携手打造长三角互利共赢合作帮扶典范,助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

一、深度对接交流,奠定良好合作基础

(一)加强双向交流,签订合作帮扶工作框架协议。2022年2月24日,宁波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来我县参观考察,双方就两地加强互动交流,进一步强化优势互补,共促经济社会发展达成共识。2022年6月1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沈明举率县党政代表团赴余姚市考察学习并签订落实甬蚌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框架协议,双方就产业共链、园区共建、创新合作、商贸发展、交流互信、资本合作、民生共享等方面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推动两地建立深层次、宽范围、广领域的合作帮扶格局。把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作为产业合作的“落脚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全力推动蚌铜产业园共建甬蚌省际产业合作园区。2022年6月22日,余姚市发改局应邀来我县考察交流并就科教文卫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共同草拟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工商、园区合作、粮食代储七大领域合作协议。

(二)强化方案引领,制定合作共建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以及省长三角办印发的《推进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固镇县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共建实施方案》(固长三角办〔2022〕1号)文件,明确了与宁波市余姚市共建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县与余姚市建立合作帮扶机制,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跨区域合作项目高效实施,干部人员往来日益密切,资源要素流通频繁,协同参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我县与余姚市深层次、宽范围、广领域的合作帮扶格局全面建立,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资源要素更趋高效流动,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加深,内生发展动力活力大幅提升。

(三)加深项目合作,切实推动合作项目签约落地。积极推动我县与宁波市余姚市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引导企业主动参与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实现重点产业衔接配套,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2022年以来,我县与沪苏浙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共13个,协议总投资34.45亿元。其中,招引的项目中列入安徽省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重点项目库2个,均是与宁波市合作的项目,分别为投资1.2亿元的校服工作服等各类服装生产项目和投资6.5亿元的高档织物面料及服装生产项目。

二、开展务实合作,携手打造长三角互利共赢合作帮扶典范

 围绕甬蚌结对合作帮扶工作,固镇县将以与余姚市结对合作帮扶为契机,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成效,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与余姚市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努力成为长三角互利共赢的结对合作帮扶典范。

(一)建立合作机制,做到有序推进、见到实效。推动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经常性的长期合作帮扶计划,逐步构建完善党政领导交流互访、联席会议、双向挂职、产业协作等机制,为推动我县与宁波市余姚市合作帮扶工作走在前列夯基垒土。加强双向沟通对接,围绕上级目标要求和合作重点领域,共同制定年度重大合作事项清单。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固镇县推动与余姚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推进结对合作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积极探索特色创新做法,围绕与余姚市签订的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加强与余姚市信息沟通、工作联动和资源统筹,推动两地产业经济升级发展,形成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等要素贯通互融的创新发展体系。

(二)加强人才交流,做到互动互促、开放创新。对标学习宁波市余姚市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重视人才、善用人才可贵经验,推动两地不断加强干部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组织开展互派干部挂职交流,重点加强资本运作、园区管理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交流、培训,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能力互学、作风互鉴,组织我县干部赴余姚市开展1次干部人才培训,推荐我县4名优秀年轻科级干部选派到宁波市机关、园区、企业跟班学习锻炼,积极争取余姚市2名科级领导干部到我县重要经济部门挂职。探索建立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和支持两地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开展对接合作、人才交流,谋划组织我县与余姚市两地科技企业开展实质性对接合作1次。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支持两地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互派进修学习,力促今年与余姚市学校、医院开展结对交流等民生合作事项2个。建立双方人力资源对接机制,共享人才市场信息,强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引育和交流。

(三)强化产业合作,做到深度融合、提档升级。推动我县与宁波市余姚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实施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跨区域合作项目,推动在我县落地产业转移项目1个。积极推动两地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引导企业主动参与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实现重点产业衔接配套,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不断集聚要素、配置资源、优化布局,加快生产高端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链高端化。以生物基产业基地为依托,持续做大做强聚乳酸等上游企业,与余姚塑料城展开深度合作,实现强强联手,推动塑料产业转型发展,形成塑料产业“余姚固镇名片”。

(四)推动园区共建,做到科学谋划、提升格局。推动我县与宁波市余姚市加强园区交流对接,结合双方各自优势,整合资源,探索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吸引优势产业向共建园区集聚,力促我县与余姚市共建产业合作园区1个。把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作为两地产业合作的“落脚点”、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积极推动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共建甬蚌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结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引导产业平台实行差异化转移承接,大力承接投入产出效益高的优质企业和行业,实现效率变革、效益提升。联合招引优秀管理团队,推进园区市场化建设,共同探索对接合作的新路子,拓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空间,合作共建共管产业园区,实现园区发展的新突破。

(五)深化金融合作,做到高效对接、合作共赢。搭建资本对接平台,复制、平移、推广余姚市先进金融产品和经营模式,推动两地金融创新合作。推进双方常态化开展政银企信息交流,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模式,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两地企业的服务,举办投融资对接会,定期开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介专项活动。支持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协调推进固镇与余姚市金融机构结对合作,推动实现信贷信息互认。跨区域投资项目主体在两地同一家银行贷款,实现两地间资产、抵押物品共享,担保额度和授信额度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