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市场监管局杨庙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为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杨庙市场监管所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扎实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靶向施策,明确整治重点。围绕“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者”等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痛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打击”的工作原则,以农村食品加工小作坊、小商店、小摊贩、小餐馆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整治对象,推动农村食品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
二是严格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全面摸清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底数,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围绕重点区域,紧盯小作坊、食品商店、冷冻仓库等重点场所,严抓食品索证索票、检验检疫证明等重点环节,全面开展检查排查,严查农村地区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制售“三无”“山寨”食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全链条排查治理农村食品生产经营风险隐患,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截至目前,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6家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5批次,立案查处3起。
三是加强宣传,提升防范意识。执法人员在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深入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学校周边等区域,开展普法宣传,面对面向经营者和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督促经营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自觉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行为,同时提高消费者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辨识能力,鼓励广大农村居民举报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开展宣传活动3次,派发各类宣传单页200余份。
下一步,杨庙市场监管所将持续深化农村假冒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大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治理、餐饮环节“流动宴席”等监管力度,围绕整治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对查出问题实行“追踪整改”和“回头看”工作,杜绝问题反弹,不断净化消费环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