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民生工程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今年以来,按照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固镇县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二项民生工程建设,做到了工作细谋划、形式有创新、服务再提升。根据《安徽省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绩效评价指标》、《安徽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评价指标》,现将固镇县民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文化场馆开放
(一)投入(25分,自评得分25分)
(1)保障机制(17分)
1、规划编制(4分)
《固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认真编制了《固镇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四五”建设规划》,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加快推进城南文化中心建设,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建成对外开放,博物馆新馆正在进行装修布展,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送戏进万村、应急广播建设等四大工程。以文化场馆、文化站、社区等为中心,打造城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一公里文化圈”。
2、组织协调(4分)
依据有关规定,固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组织协调、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体制和工作机制,并按照相关要求制定《固镇县公共场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3、宣传推动(3分)
固镇县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通过制定宣传方案,举办文化活动、开展集中宣传等形式,认真宣传文化惠民工程。总结亮点、经验,全年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相关文字、图片信息上报省、市主管部门近30余篇。
4、目标确立(6分)
固镇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年初详细制定《固镇县2020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县文化馆免费开放资金20万元,县图书馆免费开放资金20万元,县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46万元,每个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资金5万元(濠城镇、新马桥镇、刘集镇、湖沟镇、王庄镇、城关镇、连城镇、任桥镇、仲兴乡、石湖乡、杨庙乡),本年度11个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共55万元统一用于各乡镇文化站建设。
(2)资金落实(8分)
1、资金到位率(4分)
根据《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省财政厅、省文化厅《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要求,固镇县公共文化场馆开放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2、专项资金到位及时率(4分)
按照《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固镇县文化惠民工程资金及时到位率为100%。
(二)过程(标准15分,自评15分)
(1)项目管理(10分)
1、制度健全有效性(2分)
为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固镇县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固镇县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公共文化场馆及各项文化活动、设施正常、高效运转。
2、验收管理完整性(2分)
县文化和旅游局积极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专项补助督查工作,并不定时通过明察暗访了解相关情况。
3、档案管理与信息传递(3分)
每月向市文化和旅游局报送“民生工程”月报表,详细记录当月场馆免费接待人次,项目档案真实、完整。
4、资料报送情况(3分)
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场馆开放做到及时、齐全、真实、准确。
(2)财务管理(5分)
1、资金使用合规性(3分)
县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农村文化建设转专项补助资金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支付手续齐全、审批流程完善,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不合规票据支出等违规现象,配合审计部门监督检查。
2、国库集中支付或县级报账执行规范性(2分)
我县专项资金严格执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或县级报账制,程序合规,手续完备。
(三)产出(标准30分,自评30分)
(1)项目产出(30分)
1、项目完成率(8分)
根据《文化馆服务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各场馆、各项目均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开放时间均按照相关要求按时开放,并且在节假日期间延长开放时间,依托文化场馆等项目开展法制宣传、惠民宣传、读书节等文化活动,信息资料报送及时。
2、完成时效(6分)
公共场馆开放时间及基本公共文化活动均能按期完成。
3、质量达标率(5分)
根据有关规范性文件,结合上级要求,我县各文化场馆(站)按照年度任务安排,在完成既定任务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节假日开展“汉字听写”、“广场舞大赛”、“朗诵比赛”等活动。
4、专项资金使用率(5分)
根据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专项资金使用率达到100%。
5、项目落实及创新(6分)
各文化场馆(站)均能按照要求规范填写工作日志,县文化和旅游局对项目管理、使用、活动开展等情况开展不定时督查。
(四)效果(标准30分,自评30分)
(1)项目效益(30分)
1、社会效益(10分)
固镇县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安排,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2、可持续影响(12分)
通过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结合乡镇农民文化乐园,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氛围,增强了文化感染力,减少了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3、农村群众满意度(8分)
通过电话访问、现场走访等形式,农村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固镇县2020年“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民生工程自评总得分:100分。
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
(一)投入(标准25分,自评25分)
1、保障机制(17分)
(1)编制规划(4分)。我县根据《固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了《固镇县“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规划中涉及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内容详实,符合地方实际,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2)组织协调(4分)。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组;建立了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结合日常调研、督查,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和成效,督促解决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我县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工作,分工明确、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并制定有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工作管理、资金使用等相关规定或办法。
(3)宣传推动(3分)。积极参加全县统一组织的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组织人员在世纪广场,通过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文化惠民工程。广泛运用民生工程形象标识,为民生工程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4)目标确立(6分)。我县制定有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实施方案,年初制定实施计划,年终有总结,并设置有绩效目标;同时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任务分解到各科室,有清晰、细化、可量化的目标;与年度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2、资金落实(8分)。根据《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财政厅《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我县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到位率和及时率都是100%。
(二)过程(标准15分,自评15分)
1、项目管理(10分)
(1)制度健全有效性(2分)。县财政、文化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具体实施办法、专项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机制;具体实施办法、专项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制度能够有效执行,对于监督和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能够达到整改要求;县政府、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我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2)验收管理完整性(1分)。我县能够及时组织检查督导并且检查人员配备合理,手续齐全,记录完整。
(3)档案管理与信息传递(3分)。每月向市局报送1次活动进度报表,报表及时准确,月度分析充分透彻;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健全,项目档案、工作日志真实、完整、装订成册。
(4)资料报送情况(2分)。提供资料及时、齐全、真实、准确。
(5)招投标制规范性(2分)。送戏进万村、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运行维护均严格按照招标程序进行。全部签订了规范、内容详实的合同,并达到了切实履行。
2、财务管理(5分)
(1)资金使用合规性(3分)。专项资金设置了专账核算,并做到专款专用;资金支付手续齐全,审批流程完善;资金支付凭证合规,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不合规票据支出等违规现象。
(2)国库集中支付或县级报账执行规范性(2分)。专项资金严格执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或县级报账制;国库集中支付或县级报账制程序和手续完备。
(三)产出(标准30分,自评30分)
1、项目完成率(7分)。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上级要求,我县项目完成率100%。
2、完成时效(6分)。项目实施按照上级要求,全部按期或提前完成。
3、质量达标率(5分)。按照年度任务安排,项目实施达到实施方案要求的预期目标。
4、专项资金使用率(5分)。专项资金使用率为100%。
5、项目落实及创新(7分)。有固定的专职或兼职的农村文化活动负责人员,我局还设置了公益性岗位,2018年新聘文化协管馆共30名,协助村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工作日志填写规范准确;日常建设、管理、项目开展等各项工作落实有力,符合上级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项活动开展质量有检查、督查。
(三)效果(标准30分,自评30分)
1、社会效益(10分)。完成年度任务安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用显著;项目实施对满足当地群众崇德尚贤,提高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作用显著;项目实施对提高当地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作用显著。
2、可持续影响(10分)。通过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生活水平的作用,效果明显;通过项目实施,对传播先进文化,减少腐朽文化侵害,成效较为明显;建立群众需求征集、服务评价反馈等机制,提高文化建设项目与群众需求的契合度,成效明显。
3、群众满意度(10分)。项目实施按照目标任务进行了规划设计,并提供相关文化服务,丰富了群众生活,影响力不断增加,群众的知晓率和期盼也越来越高,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项目区群众对项目实施满意度为95%。
2020年固镇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工作完成目标任务,各项管理资料、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我县通过严格对照安徽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绩效评价指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得100分。
202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