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杨庙乡:弘扬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杨庙乡陆郢村有座青砖砌筑的百年石桥。据介绍,石桥兴建于清朝中晚期,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先辈们一家家集资修建而成,因以陆姓人出资为主,而得名“陆集桥”。
据村里老人陆国虎介绍,据规划,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用水泥把拱桥砌成平路,并将桥加固加宽。听说古桥可能会受损,村民们都非常着急。怕施工队毁坏了这座古桥,于是就组织了十多位村民组成“护桥队”日夜守护,并找到村委会呼吁保护老石桥。村支部书记陆杨杨得知情况后,立即走访。据了解:该桥位于陆郢村民委员会东侧100米左右,横跨村内南北水系。石桥南侧原有土地庙一座,现已损毁;石桥西侧高土堆位置原为陆集老街;石桥北侧林地原为草场,供外来客商牲畜休憩;原马场北侧大水塘,原为取水处。陆集石桥见证了陆集老街的过往与兴衰。
古石桥的修建,一是为了方便行人往来。据考证,陆郢村陆氏先祖许诺往来陆集商贾,货入市均售,余者予银也。泼皮苍耳入市,暮喊无信,言罢予金。日出市兴,宜商贾行走,遂修此桥。二是为了孝道。据考证,陆氏老祖育有多子。居陆集子不才,怒离,趟河居东。子悔,曰:吾兴市,三年筑桥迎父归。不才子明是非,革心面,三秋去,集市兴。市兴入耳,夜归潜回。天明,市兴祖大喜,坠入草场四周惊。叹!市兴未迎,子不孝;怒!去。闻归又离,泣!是日筑桥迎祖。
该桥是陆集村自古就有诚信、弘孝理念的佐证,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为保护古桥,村支书陆杨杨立即向固镇县文物保护单位反映情况。经县文物部门现场勘查鉴定,陆集桥现长10米、宽2.88米、跨度2.6米。从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分析,是一座清代单孔桥,属文物范畴,不能损毁,可申报市、县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