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科普】血液的寿命
血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特定的任务:红细胞将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血浆运送蛋白质(包括抗体和凝血因子)以及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白细胞有抵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保证了止血;血液同时将身体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
一个成人身体中血液平均量约为4ー5升,约占人体总重量的7%-8%。毎立方毫米血液中有400-500万个红细胞,约占血液体积的45%,它们含有血红蛋白以输送氧气;4000-11000个白细胞,负责破坏与移除年老或异常的细胞和细胞残骸以及攻击病原体和外来物体;15-40万个血小板负责凝血,阻止更多血液流失并帮助阻止细菌进入体内……
通常情况下红细胞能够存活120天左右;而白细胞能够存活9-13天;血小板寿命约7-10天。
每个成年人每天大约有40毫升的血液经过新陈代谢而衰亡,所以人体内总是在产生着新的血液细胞。
医学科研的日新月异创造了无数的奇迹,然而至今却没有研制出一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全部功能的人造血液供给临床医疗、急救和战备使用。
因比,血——这种“生命之河”的宝贵物质目前只能从健康的适龄人体中获取。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在一年内捐献1-2次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我国规定捐献全血间隔期为6个月)。在献血后身体很快就能重造等量的体液容量,大概21天所损失的血细胞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