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固镇动态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苏永松解读《固镇县电商扶贫实施方案(试行)》

发布日期:2020-06-03 11:04   作者:扶贫开发局信息员    来源:固镇县扶贫开发局    阅读: 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苏永松从起草背景、起草过程、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建设期限等五个方面对《固镇县电商扶贫实施方案(试行)》进行了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定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脱贫攻坚要求,通过开展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我局起草了《固镇县电商扶贫实施方案(试行)》。

二、起草过程

2019年4月,我局根据《安徽省推进电商安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扶贫工作的意见》(皖电商办【2018】6号)和《蚌埠市推进“电商蚌埠”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深入推进电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蚌电商办【2018】12号)文件精神,在总结我县前期电商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上,起草了《固镇县电商扶贫实施方案(试行)》,并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

三、工作目标

以全县18个贫困村、22个重点帮扶村以及117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意愿发展或有能力参与的户为重点对象,以固镇县“农粮驿站”电商平台和刘集镇电商一条街和陡沟村电商示范村为基础,2019年建成乡镇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1个、村级农副产品收集点22个,农户(贫困户)电商示范店、微店100家以上。至2020年底,形成固镇特色的农产品优质品牌、电商平台扶贫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农民可持续增收效果显著。

四、主要内容

1、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电商扶贫网络

(1)由县制定统一建设标准,乡镇负责选点,每个乡镇选择2个村建设20-40平方米的村级农副产品收集点,建设费用经有资质的第三方审计后,县政府按审计结果予以补助,最高补助乡镇建设装修资金3万元,由财政局从蚌埠市下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资金中支付。

(2)乡(镇)电商运营中心建设。由乡镇按照统一建设规范进行装修布局,面积80-120平方米。建设费用经有资质的第三方审计后,县政府按审计结果予以补助,最高补助乡镇建设装修资金10万元,由财政局从蚌埠市下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资金中支付。

(3)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建设。由县制定建设规范选址设在津汇菜市场三楼,功能是对各乡(镇)统一收集、转运的批量农副产品集中检测、分装包装、仓储和物流发货。租金按实际租赁价格由县政府给予三年全额补贴,由财政局从蚌埠市下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资金中支付。

2、精准对接贫困户及产品信息录入

贫困户及户内(自有)农副产品信息录入管理。按照《扶贫手册》的相关信息,在电商平台开设扶贫专栏,完成以村为单位的贫困户基本信息的录入,在乡村干部、扶贫专干或帮扶责任人的配合下把贫困户对应的户内(自有)产品录入到销售信息中,确保贫困户生产什么就能销售什么,定期对产品信息动态更新。

村级“规模化产业”信息录入管理。贫困户信息及户内(自有)产品信息整合上线后,依据市场需求对有产业发展意愿的村和户实行“订单再扩大”生产,带动整村或贫困户扩大产业规模,及时变更村和户农产品的库存量信息。对县域内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的农产品信息及库存量录入电商平台“地方产业馆”。

线下销售店信息录入管理。鼓励电商平台把自营及合作的社区便利店、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等通过GPS定位上传至电商平台,制作农村特色农产品电子地图,完善配送覆盖区域、调换产品渠道等售后服务功能,并在电子地图中增加田园采摘体验的推荐,让消费者在点击线下购物时可以浏览或就近选择最近的线下店进行购物体验,或者直接进村入户采购。

3、农产品的收集和流通

村级农副产品收集站点的日常管理和信息整合对接,由乡村干部、扶贫专干或帮扶责任人协助相关电商平台完成,收集采购贫困户(农户)自有农产品,对接电商平台,发布信息。

乡(镇)电商运营中心由乡镇安排电商扶贫专职信息员点对点对接各村,通过乡(镇)电商运营中心的统一分配订单,定期定点收集整合本区域内农副产品信息,及时传达市场行情及种养规模预警,引导本区域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和大户抱团发展。

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进行产品整合、质量检测、分装包装等,实现贫困户及村内农产品统一收集、统一检测、统一品牌销售。

4、供给和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将村、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在网上公开公示,加强经营者自律体系建设。建立电商平台农产品追溯体系,严格管控生产过程中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建立电商平台农产品监测体系,针对禽蛋、肉制品、果蔬、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加大企业自检力度;建立电商平台农产品监控体系,按规定程序做好检测报告的公开公示。

发展稳定脱贫到村到户产业。以销售促生产,按照全产业链发展要求,鼓励整村发展种养殖产业、手工作坊等,形成“牛、羊、禽、菜、果和腌制品、辅食品、初成品”等地方特色产业和产品。

5、培育商业品牌和专业人员

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批本市或全省范围内能拿得出、叫得响、品质优、受欢迎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如固镇黑花生、小豆饼、绿豆皮、生态大米、牛羊肉、粉丝等,加大电商平台和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建设精准扶贫的“土字号”,恢复本地特色“老字号”,将贫困户的脱贫故事、农村传统典故加入到品牌建设中。

培训农村电商专业人员。引进社会机构对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户和贫困户进行培训,优先对有意愿的贫困户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和实训操作培训。定期对电商从业者及目标从业者进行电商技能培训、实操培训、产品质量把控及品牌形象策划等系统培训。

6、引导社会帮扶力量开展消费扶贫

发挥商会、企业、社会爱心人士、退休老干部等扩散作用,通过线上、线下采购,采取“以购代捐”、“以购促买”等方式采购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在商超、专业批发市场等设立贫困地区农产品专柜,开展“透明消费助推脱贫增收”活动,倡导帮扶人、爱心企业、餐饮单位、城市人群到农产品原产地,认领贫困群众土地、经济林、养殖等“种养加”项目,推广特色“美景+美食”,将消费扶贫和旅游扶贫结合。

开展贫困村优质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相关电商平台搭建联系消费者和生产者网络桥梁,定期开展贫困村优质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军营等对接促销会,鼓励双方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和直供直销产销对接关系。支持帮扶单位在机关设立帮扶村农副产品特色超市、自助零售终端。鼓励单位职工分散购买蔬菜禽蛋或众筹牛羊等农产品,扩大农产品销路,降低职工生活成本。

五、建设期限

县、乡(镇)、村三级网络建设于5月底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