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2022年林长制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5-31 09:27来源: 固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浏览量: 【字号:   打印

2022年,固镇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学习宣传《安徽省林长制条例》,全面推进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和示范区建设,林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固镇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生态支撑。

一、切实提升林长履职效能,林长制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

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林长制办公室印发《关于提升林长履职效能的若干举措》的通知(皖林长办20225号),制定印发了固镇县贯彻落实意见,明确了县村三级林长提升履职效能的具体措施。

(一)认真落实林长会议制度

8月中旬,县级总林长组织召开了全林长制工作会议 ,县级林长、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听取了全县林长制工作报告,6位县级林长分别作了书面述职报告,刘集镇、杨庙镇分别作了发言,讨论通过了《固镇县2022年林长制改革工作要点》、固镇县关于提升林长履职效能的若干举措》,并印发实施,为保障深入推进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完成2022年林业发展目标任务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扎实落实林长巡林制度

分别开展了县级总林长、县级林长、县林长制办公室、乡级林长、村级林长巡林督查活动,做到巡林全覆盖。各级林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了解五绿协同推进工作,检查督促下级林长履职情况,研究分析林长制改革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指导和协调解决林业保护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林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截至目前,从安徽省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统计,全县完成林长巡林1683人次,巡林时长187小时,巡林里程3388公里。

(三)全面落实林长责任区制度

落实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区,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覆盖了本县各类自然保护地,各级林长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研究制定《固镇县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一林一策总体规划(2022-2024年)》,为依法护绿”“管绿、科学增绿提质、高效多效用绿和深化改革活绿做出规划,并明确全县五绿示范点分别为:一是怀洪新河国家级公益林和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示范点(护绿),二是浍河林带建设示范点(增绿),三是蚌固一级公路森林长廊示范点(管绿),四是谷阳城遗址公园(樱花园)示范点(用绿),五是G344国道林带林下经济示范点(活绿)。202217个县级林长责任区共完成造林623.1亩,完成森林抚育4600亩,发展林下经济400亩。

(四)切实落实林长联系林业产业基地工作

结合林长责任区,6名县级林长分别联系蚌固一级公路林苗一体化基地、澥河林带、怀洪新河林带、沱河林带、浍河林带、信诚菊花生产基地等林业产业基地,同林业技术人员一道深入基地,现场了解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推动良种化栽植、集约化培育、规模化经营,为发展壮大森林资源、促进用材林速生丰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推进落实林长联系林业经营主体工作

6名县级林长分别联系具体的林业经营主体,即东方家具有限公司、晶冠地板厂、广盛家具有限公司、兴荣木业有限公司、大美花卉公司、旗王板材厂等,深入企业生产车间,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和具体诉求,检查督导降低税费、奖补政策等落实情况,在企业用工、用地保障、融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纾困解难,共解决问题6个,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

(六)明确落实县级林长直接联系基层林长工作

6名县级林长分别联系2名乡级林长、4名村级林长,不定期深入乡村,召开座谈会6次,检查基层林长日常履职情况,听取基层干部贯彻落实林长制的意见和建议,把发展所需、改革所谋、基层所盼和林长所能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基层林业治理的突出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督促指导和激励基层林长更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七)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林长制改革政策

一是围绕全面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重点把我县怀洪新河湿地和林带创新案例,在人民网、蚌埠日报进行专题报道。二是在各级宣传媒体宣传林长制工作,2022年,在人民网宣传1篇,在省林业局网站发布信息1条,在蚌埠日报报道林长制1篇。三是学习宣传贯彻《安徽省林长制条例》。编辑《安徽省林长制条例》学习宣传手册500本,发放给县乡村三级所有林长供学习使用。印制一图读懂《安徽省林长制条例》宣传画2000张,在各乡镇、自然村、街道等张贴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晓《条例》的主要内容。四是在县内主要交通路口,制作大型林长制宣传牌2个。除做好林长制学习宣传贯彻外,在植树造林、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案件查处等方面,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2022年,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信息综合室采用信息1条,在省林业局网站发布信息4条,在蚌埠日报报道1篇。

(八)全面做好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应用工作

一是推进林长制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录入林长制五个一平台管理基础信息,共录入8个县级林长、32个乡级林长、237个村级林长信息,同时配备一林一技”20名、一林一警”14名、一林一员”252名,编制上报一林一策实施方案277个。明确各级林长责任区,在管理平台中绘制林长责任区四至边界,录入林长责任区域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林长联系电话、监督电话等信息,生成各级林长电子版公示牌277块。

二是组织县乡村各级林长、护林员下载安装手机终端林掌APP,由林业技术人员培训使用方法,开展林掌APP巡林,至128日,全面完成县乡村三级林长巡林全覆盖,同时完成护林员巡护1563人次,巡护时长178小时,巡护里程1599公里。

三是利用平台及时处置林业事件,护林员巡护发现并上报林业事件4起,均为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全面完成处置工作

二、实施五大森林行动,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成效显著

(一)实施平安森林行动,推进依法治林

扎实做好森林防火。把森林防灭火工作作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大事来抓,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10月份以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形式,扎实做好两节和二十大、秋冬季森林防火对防火隔离带、林内杂草、枯枝落叶、死亡树木等易燃物及时清除。加强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推动防灭火宣传教育,在重要地点设置警示牌、挂条幅、小喇叭等方式,提高周围群众防火意识,针对农事用火、祭祀用火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共印发宣传单4000余份,悬挂条幅43个。在防火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开展了森林防火演练、林内隐患治理等工作,培养锻炼了扑火队伍,提高了扑火队员实战能力。2022年全县范围内未发生森林火灾。

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使用林地申报审批制度,完成征占用林地审核转报项目22个,审核转报使用林地面积14.3464公顷。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监管,认真开展野生动植物巡查检查工作,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全年共出动执法力量272人次开展野外巡护检查工作,检查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场所13次。开展清风行动专项行动、野生动植物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等专项执法活动3次,并通过日常巡护发现及接收群众和乡镇派出所救助移交野生动物:纵纹腹小鸮、红隼、普通鵟、角鸮、东方白鹳、池鹭、刺猬等国家一级、二级和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25只,均已及时送至蚌埠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站进行收容救治。完成两河湿地自然保护地外业勘界工作,合理确定了保护地边界和立标点,顺利通过了市级专家论证。完成加拿大一枝黄花清除工作,开展外业入侵物种普查,完成阶段性普查任务。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组织开展林草湿资源调查监测,完成调查任务。完成2022年森林督查和一张图年度变更调查任务。对全县森林采伐实行限额全额管理,进行宏观调控,全面执行限额采伐制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总量,共计受理、勘察、公示、发证林木采伐许可182件。严格按照林业行政执法规范和三项制度落实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建立依法有序、科学规范、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促进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合法规范为目标,将三项制度的落实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持续稳步推进。发挥五长五联协作机制平台作用,2022年度共计受理案件5起,调查核实并立案3起,行政处罚3起,处理行政违法行为人3人,涉嫌刑事犯罪2起,移交公安机关1起,正在调查1起。

(二)实施健康森林行动,推进依法兴林

全面完成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组织编制了《固镇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年)》,制定印发了《固镇县2022年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关于做好2022年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单位、各乡镇创建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项指标已全面达标,按期完成创建任务。

科学高效开展国土绿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禁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相关要求,科学安排植树造林用地,全县人工造林完成5977.2亩;完成农田林网16.1万亩,其中新建农田林网3.7万亩,完善提高农田林网12.4万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6个,市级绿化特色村6个、长寿树示范村7农田林网示范片2五小园示范村1个。

持续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割灌除草、补植等营林措施,完成退化林修复304.4亩,完成森林抚育10068.9亩,其中在蚌固一级公路完成中央森林抚育1501.8亩,省级8567.1,完成省市下达的营造林目标任务

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置88个美国白蛾固定监测点,共诱集成虫2962头,监测覆盖率100%,有虫株率0.06%,叶片保存率97%,成灾面积为0,无公害防治率为100%,达到了有虫不成灾、不扰民的防治效果。组织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调查和清除,共清除680平方米。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做好普查工作,新增三级古树6株,全县累计达60株,制作安装古树名木护栏60个,发放古树名木补贴资金5万元。

积极推进杨树飘絮治理。组织开展杨树雄株识别和登记、上报,对漏网和新进入性成熟的雄树进行补伐,全年共识别采伐雄株杨树394株,采伐率100%,杨絮治理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启动实施碳汇森林,发展生态林业

制定了《固镇县碳汇森林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服务林业企业,宣传碳汇林业政策,提高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增强发展碳汇林业的主动性。县林业局与企业签订了碳汇林营造合作框架协议,为企业发展碳汇林业提供技术支持。

(四)实施金银森林行动,发展林业经济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预计全县完成林业产值230800万元(按现价计算),比去年增长7.4%,林业产业发展总体呈现一产稳步增长、二产加快提升、三产协调跟进的态势。支持实施林业品牌战略,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林发展势头较好,主要品牌有圣美葡萄。木材加工主要产品品牌有兴荣板材、润鹏家具、百盛文具、东方家具、晶冠地板、金象地板等,产品较为畅销。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休闲产业,主要品牌有香雪园梨花节、虞美金菊菊花节、禹庙荷花节、樱花节、玉鹏生态园等,吸引游客300万人次。

加大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2000万元。年产量30万平方米环保木地板项目成功落户固镇县,固定资产投资13000万元,主要产品为金象木地板,计划年产值8000万元。年产1000吨阳光玫瑰葡萄项目开始建设,主要从事葡萄种植,固定资产投资9000万元。

积极组织参加林业展会活动。11月,组织莉源生态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虞美金菊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参加合肥苗木交易大会,逐步拓展林产品市场

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共开展专项活动2次,未发生食用林产品安全问题。

(五)实施活力森林行动,激发内生动力

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三权分置制度,规范林地经营权流转,新增发放林权类不动产权证1份。在刘集镇张蔡村实施林业三变改革试点,对管路沟坝林地进行公开发包造林,发包期20年,栽植泡桐速生丰产林,通过林地流转,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8000元,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开展集约化经营,提高林地的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全县共完成林地流转1150亩。

发展绿色金融。引导林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开展林业融资,为一家林业企业(固镇县广源家具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1单林业贷款,金额300万元。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林业,在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种苗花卉、木材加工、森林旅游和服务业等方面,吸引社会资金1亿多元投入林业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精神,全县新增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0家,涉林经营主体78,申报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

推进科技兴林。积极参与林木良种选育工作,参与培育的良种刺槐皖槐1通过省级评审,审定为2022年安徽省林草良种。组建林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林业科技活动周活动,为广大基层群众解决植树造林、森林抚育、古树管护、病虫害防治等问题40多人次。

2022年,我县的林长制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存在问题有:一是各级干部群众对林长制工作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一林一员履职也有不到位之处。

2023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五大森林行动,继续推进浍河林长示范点造林,积极稳妥开展怀洪新河防护林更新造林,引导发展碳汇林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是进一步提升林长履职效能。认真学习、严格贯彻落实《安徽省林长制条例》,依法推进林长制工作,贯彻落实《关于提升林长履职效能的若干举措》,进一步明确县级、乡级、村级林长职责,发挥林长的协调、总揽作用,以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导向,加强各级林长巡林督查活动。强化林长制工作考核,制定可量化、可操作的考核办法。

三是全面加强林长制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信息化工作,促进林长制工作规范化建设,以林长制改革5个示范点和17个林长点为重点,完善林长制工作信息管理,充分发挥五个一平台作用,为林长履职提供全方位保障。

四是扎实推进国土空间科学绿化。完成人工造林1300亩,退化林修复 1500 亩,封山育林 1000 亩,森林抚育 9000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个,建设农田林网13万亩,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巩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