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解读】县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刘林解读《固镇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04-30 16:29来源: 固镇县交通运输局浏览量: 【字号:   打印

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来源?

答:农村公路的养护应当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资金筹集机制。其资金来源:

1.国家补助的专项资金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2.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性资金;

3.村(居)民委员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一事一议”和政府奖补相结合方式筹集的用于村道养护的资金;

4.企业、个人等社会捐助或者利用农村公路绿化经营权等方式筹集的资金;

5.通过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 如何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答: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将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受益程度、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作为衡量标准,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

二是加强安全和信用管理。公路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要组织公安、应急等职能部门参与农村公路竣(交)工验收;已建成但未配套安全设施的农村公路要制定专项方案,尽快补充完善。公安机关要积极探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监管,着力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信用评价机制,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并将信用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向社会公开。

三是强化政策和队伍建设。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由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探索通过民事赔偿保护路产路权,加大农村公路交通、公安联合执法力度,建立适合本地情况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模式。完善路政管理指导体系,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

四是开展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创建。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创新驱动”原则,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强化公路养护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广应用工艺成熟、低成本、操作简单的标准化养护技术,加强质量监管,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运营养护成本;积极构建农村公路沿线和谐生态,加强公路两侧造林绿化和原生植被保护。坚持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理念,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旅游需求,兼顾道路便捷性和舒适性,全面开展“美丽公路”创建工作,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水平。

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的模式?

答:一是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管养机制。县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县级总路长、分管同志为县级路长,设立县级路长办公室;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乡镇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权力和责任清单,并指导监督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履职尽责。

二是乡村两级履行职责,组织开展管养工作。乡镇政府要认真履行乡道、村道公路管理养护职责,由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级路长,设立乡镇路长办公室,落实责任单位和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组织好乡道的管理养护,指导并监督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好村道管理养护工作。村(居)民委员会由其主要负责人担任村级路长,按照“农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等办法组织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并加强宣传引导,将爱路护路要求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

注:政策咨询部门:固镇县农村公路管理服务中心

    联系人:徐超

    联系电话:0552-213362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