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18 16:33 来源: 固镇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2024年工作情况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一是坚决抗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量质并重,2023年度5.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高质量通过市级验收,创新经验做法得到省农业农村厅高度肯定,在全省推广。多渠道争取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11.2万亩,总投资3.15亿元,规模、投资额、亩均标准等创历年新高。继续积极主动对上争取高标准农田资金项目,已谋划申报2025年度项目12.8万亩,谋划储备要件完备、完备成熟度高的在库项目20万亩依托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项目县项目,推进省级指挥田和精耕细作田建设,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70.42万亩、总产65.91万吨,增幅分别为0.47%0.87%,实现二十一连丰

二是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全县生猪存栏33.74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15万头,累计出栏生猪31.8万头牛存栏3.23万头,累计出栏3.15万头肉羊存栏22.05万只,累计出栏62.40万只活家禽存栏1261.65万羽,累计出栏8604万羽水产品产量1.3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23.45万亩,产量91.23万吨。设施蔬菜累计播种8.55万亩,较去年新增1800亩。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培育乡村优秀人才,2023高素质农民考核全省优秀、全市第一,2024年培育高素质农民700人,实施农民素质素养提升行动培养农民1300人。认真开展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一喷三防、以玉米为主的秋粮一喷多促统防统治防控工作,全面完成120万亩小麦、60万亩玉米大豆防控任务。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54.34万千瓦,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6家,粮食烘干中心4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97.86%。建成全省首个秸秆收储安全预警系统试点,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06%以上,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二)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认真谋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工作,制定《固镇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达46家,累计培育产值达10亿元以上企业6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91.19亿元,同比增长12.86%实施品牌强农,新增及续展绿色食品4个。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成功创建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24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总产值58.6亿元,一二三产总产值同比增幅14%

二是加大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肉制品加工产业主链、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双招双引,成功招引项目3个。2024新增绿色食品产业项目32个,协议总投资69.84亿元,成功签约城乡融合产业园等项目,与寿光绿之源公司合作投资1.4亿元的谷阳镇850亩高品质设施蔬菜一期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成功举办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等重大文旅活动,得到省领导高度评价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全年实现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3.6亿元,同比增长10%。固镇任桥益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蚌埠鹏睿农牧产业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获得省级数字农业工厂称号。

(三)大力推进千万工程

一是高标准规划建设和美乡村中心村。2023年度23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建设,顺利通过级验收。2024年度26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全面开工,改厕、安全饮水、五小园等工作同步推进,预计20256月底前完成县级初验。

二是持续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连城镇禹庙村采用EPC+O模式,总投资2670万元,计划20256月底前完成全面提升申请省级验收。濠城镇垓下居采用EPC模式,总投资4000万元,计划20256月底前完成全面提升申请省级验收。谷阳镇七里居投资14950万元,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全面提升并申请省级验收。

三是全面落实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进一步压实改厕工作责任,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2024年全县共摸排有改厕意愿6000户厕所,目前超额完成6313户,2025年计划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6000户,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农村常住人口户厕全覆盖。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牢牢守住防止返贫底线。2024年优化调整设置村组防返贫监测网格1256个,选优配齐网格员1256人,完成网格员全覆盖轮训。组织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对所有农户开展走访排查,全县已排查132684户,完成任务总量的100%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77627人,风险消除191531全县1569户监测对象共制定帮扶措施11300余条,户均7.3条。

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教育保障,2024年建档立卡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424名无失学、辍学情况,发放义务教育资助金255.48万元,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活动330余次。医疗保障,脱贫群众全部参保,共为1545名监测对象(不含与低保、五保重合人群)代缴参保费用30.90万元29036脱贫群众购买防贫保保险住房安全保障,持续实施农村房屋改造行动,计划实施81户,实际完成82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竣工完成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01%饮水安全保障常态化开展城乡供水水质净化消毒和检测工作,全县饮用水水质监测达标率100%

三是严格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保证全县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体稳定,提升脱贫家庭务工收入。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13848人,完成省定任务率109.21%。开发乡村振兴公益岗位2639个,发放岗位补贴2078.2852万元。落实脱贫人口跨省务工交通补贴,2024年跨省交通补贴六批442688.52万元已完成发放。落实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奖补政策,我县正常运营帮扶车间12个,吸纳劳动力247人,其中脱贫人口96,监测户2人,带贫率达39.7%,发放帮扶车间带动就业奖补24.3万元。

四是强化产业扶持力度。2024年共到位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017.23万元,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共17个,涉及资金8105.84万元,产业占比73.57%

(五)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稳妥推进土地二轮延包试点。通过镇村两级学习摸索以及上级各部门的积极沟通指导,在总结探索2023年连城镇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二轮延包工作,累计完成合同网签118322户,网签率达到99.59%,基本完成二轮到期延包试点网签工作目前正在开展资料归档工作。

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排查整改问题318多措并举助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24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收益持续增长,村均收入69.45万元,同比增长16.3%,村均收益56.34万元,同比增长31.1%,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57个,占比74%,经营性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111个,占比52.4%,两项指标三县领先。

三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工程,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332人次,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133%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24070元,全市第一,增幅6.6%,全市第二

(六)农业安全有效保障

一是大力开展农业执法工作。重要农时期间,对重点种子、化肥、兽药、饲料等农资经营门店开展集中整治出动执法人员502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496个次加大渔业执法力度,明确浍河、怀洪新河为重点水域,经常性地开展检查巡查出动执法人员246人次通过巡查,共拆除违规抬网2处,地笼网62条,查扣三无船只”62024年累计查处农资、渔业案件15起,没收违法所得2300元,罚款57400元。

二是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积极排查辖区内芹菜、豇豆、水产(6条鱼)等重点品种生产主体,及时录入农监宝,实行智慧监管指导种植、养殖主体科学用药。重点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如何识别假劣农资、科学选用农药、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经营等知识,宣传对象达1500余人次。

三是不断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扎实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蚌埠桂柳食品有限公司(董林肉鸭场)被评为2023年度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省级达标养殖场2024年我县累计免疫生猪口蹄疫120万头次、牛口蹄疫8.06万头次、羊口蹄疫75万只次;羊小反刍兽疫75万只次;免疫家禽禽流感7520万羽次。真正做到应免尽免,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的重大动物疫情。

2025年工作打算

(一)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继续组织实施小麦单产提升项目,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建设好三级共建指挥田精耕细作示范点,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油生产,进一步挖掘粮油生产潜力,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69万亩以上。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生猪产能调控力度;围绕任桥、谷阳、新马桥等现有肉牛产业基础较好的乡镇打造固镇县秸秆变肉暨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稳定家禽、肉羊养殖,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力争肉蛋奶总产不低于28万吨精心打造一批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整体优化升级。

(二)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继续做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和企业培育工作,深入实施“158”行动计划,力争2025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270亿元,增幅达9%。积极引导各类主体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创建,力争2025年省级新增一村一品示范村1家。对花生、蔬菜、肉鸡、肉羊等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重点培育,新增二品一标认证产品5个,皖美农品产品品牌2个。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新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家。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旅游、休闲旅游发展新模式,不断帮扶濠城镇虞美金菊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区建设。

(三)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等为抓手,让广大农村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实现从一处美处处美转变。2025完成计划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6000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农村常住人口户厕全覆盖。扎实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持续推进202426省级和美乡村建设发挥中心村对自然村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打造连城镇禹庙村濠城镇垓下居委会谷阳镇七里居委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守牢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深入推进网格化监测,定期组织监测排查,健全部门筛查预警机制,提升精准帮扶力度。坚持因户施策,明确标准,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施分类帮扶,突出产业就业带动增收作用,鼓励脱贫家庭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和庭院经济,强化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保持收入稳定,加强就业信息推送和就业技能培训,支持脱贫群众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落实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提前谋划2025年度建设产业帮扶项目,有序推动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实施进度。

(五)持续巩固深化改革成果。积极引导种植、养殖大户注册成立家庭农场或合作社,努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形成独特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培养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50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提升三变改革质量,2025年全县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均达65万元以上经营性收益占经营性收入30%以上,全面消除收益10万以下的薄弱村加快实现富民强村。

(六)筑牢农业生产安全防线。强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对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企业的监管和未经定点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的打击力度,保障我县生猪产品安全。强化农产品监管力度,加大对蔬菜、水果、鸡蛋等种养植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禁限用农药、超范围超标准使用农药、兽药的执法力度;积极配合省市种子、农药、兽药及农产品检测抽样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农产品的立案查处力度。继续做好非洲猪瘟的排查、H7N9禽流感的监测,开展2025年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