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固镇县统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在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抓好统计数据分析和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上努力奋斗。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经济运行监测
面对统计工作新要求、新形势,县统计局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加强与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上半年,市反馈的10项主要经济指标有5项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3项平均增速位于全市前三位(地区生产总值总增速第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第2,制造业投资增速第3)。
(二)提高统计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编印《统计月报》5期、《经济运行通报》5期,撰写统计分析材料10余篇,规范发布《2024年固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判预警,及时报告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为客观反映固镇发展成效、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发展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四上”企业入库,县统计局加强与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等单位的协调配合,加大对“四上”企业申报的审核力度,切实提高入库率。截至6月底,全县共有“四上”企业36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2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71家、资质建筑业企业6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1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4家。
(三)全面完成统计调查工作
县统计局加大报表审核力度,按时按质完成农业、工业、能源、商业、投资、服务业、一体化调查、房地产、建筑业等专业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定报工作,积极开展实割实测、畜禽监测、对地调查、规模以下工业等抽样调查工作,加大数据审核,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四)不断加强统计法治和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不断加强统计法治工作。一是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上半年县统计局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和评先评优等方面对286名人员进行审核把关。二是提高统计监督主动性,各专业加大各类统计报表的审核力度,加大现场核查频次,截至目前各专业共赴现场核查67次,发现问题12个,均已纠正。三是加强统计执法监督能力,组织全局所有符合统计执法证考试报名条件的3名人员积极参加省、市执法培训,并于7月份参加执法证考试,提高全县统计执法能力。
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巩固年、提升年活动“回头看”为契机,扎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各乡镇、园区按要求明确承担统计工作的机构、配备与本辖区内调查单位数量相适应的专兼职统计人员,首席统计员调进调出征得县统计局同意;二是对新入库调查单位实施“四个一”辅导服务机制,指导企业设置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企业资料归档等,辅导调查单位统计人员熟悉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报送流程和统计报表报送基本要领;三是严格落实七项统计工作制度,按照规定管理统计资料,按要求推进“四上”企业电子统计台账。
(五)全力做好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统计局高度重视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已成立我县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印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二是认真组织培训。召开全县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培训会,按照时间节点,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计划,有序推进1%人口抽样调查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目前,县级、村级边界和村级信息已经上报完毕,待下一步国家统计局统一抽取调查小区。
二、存在问题
(一)经济运行存在短板。一是GDP增速趋缓,一产增速较一季度回落明显。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新增项目较少,增长后劲不足。三是入库企业数量少、质量不高。
(二)统计基层基础依然薄弱。各个专业在统计数据质量核查时,均不同程度存在提供支撑材料困难,统计台账不完整,不规范的现象。
(三)基层统计队伍还需加强。基层统计队伍人员力量和业务能力与现阶段统计工作的高质量要求,仍有差距。企业统计力量较为薄弱,“轻统计,重财务”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新修改《统计法》,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固镇贡献统计力量。
(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和思想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健全完善内控内审工作机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提升统计工作效能和服务质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教育。
(二)全面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一是持续做好基层基础“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完善乡镇(开发区)首席统计员制度,持续加强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建设。二是持续落实“四个一”辅导服务机制,加强企业走访和业务指导;三是继续举办统计业务培训,加大对乡镇、部门、企业的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持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能力素质,确保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稳步提高。
(三)不断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抓好月度、季度统计监测分析,及时反映经济增长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及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统计预测、预报、预警职能,及时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利用统计数据资源优势,以《统计月报》《经济运行通报》《统计年鉴》等产品为载体,强化对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和预判预警,努力增强统计分析的前瞻性、预警性、时效性,充分发挥统计部门“智库”和“数库”的作用。
(四)切实加强统计法治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统计法治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下半年的“中国统计开放日”“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组织开展一系列面向社会公众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赴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时积极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着力提升广大调查对象统计法治意识。二是进一步强化统计监督职能。持续推进统计法进党校,严格落实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一票否决”制,积极加强统计部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察、审计等部门的贯通协同,完善沟通会商、线索移送、联合监督执法、结果共享等机制。三是持续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常态化开展数据质量核查,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发现问题能力,大力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和“双随机”抽查,持续加强统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