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信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10 08:35来源: 固镇县信访局浏览量: 【字号:   打印

2024年以来,县信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央部署及省、市工作要求,严格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以县级综治中心、乡镇信访超市、村级调解中心三级阵地建设为依托,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坚持依法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信访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信访形势呈现平稳态势,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推进预防法治化方面。落实常态化、网格化、信息化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共排查重点信访隐患隐患164件176人,均逐案落实包案领导和化解稳控专班。

推进受理法治化方面。强化日常督查、督办,清单化推动信访问题化解,形成信访事项及时受理、转送、办理、答复、回访、满意度评价等工作闭环,精准规范转送交办督办信访事项。2024年以来受理信访事项248件,通过其他法定行政程序分类处理51件,依法分类占比20.23%,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均为100%。

推进办理法治化方面。以推动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为重点,督促责任单位严格对照法治化“路线图”和信访法治化工作指南,依法按程序实质性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发挥复查复核重要作用,及时监督、纠正信访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以来,受理复查30件,办结35件,其中撤销并告知法定途径14件,市级复核终结3件,举办听证会10场。

推进监督追责法治化方面。严格履行信访部门“三项建议”职责,坚持依法履职、提好建议、提准建议;对在信访工作中履职不力的,及时提请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进行约谈、通报;对严重失职失责的严肃追责问责。

推进维护秩序法治化方面。加大教育疏导力度,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对缠访闹访、以访施压的,按照《固镇县信访工作三级法教实施办法》,严肃开展法治教育。对信访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及时依法处理到位。

二、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是重点人员稳控还有漏洞。部分单位没有压实稳控责任,专班作用发挥不到位,对重点人员失控不能及时发现处置,导致发生进京赴省访。

二是业务规范化水平仍需提升。全省第二轮业务规范化评查中,我县共评查379件,对存在问题目前正在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整改中。

三是“三到位”落实还不到位。部分责任单位与信访人对接不积极、办理不规范,对群众诉求不能及时有效办理;对于信访人诉求过高、没有政策依据支持的信访事项,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做的不深不透,导致重复信访。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全力遏制信访上行。全面摸排信访隐患,做到“心里有数”,坚决防止“神不知鬼不觉”的事件发生;对重点信访隐患,逐案逐人压实专班稳控责任,坚持零报告制度,确保人稳当地。同时通过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把人员吸附在本地;对接到的购票、扬言类信息,紧盯不放,第一时间核查处置,及时消除隐患;制定好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失控后,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

二是落实源头治理责任。依照《信访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指南和“路线图”、分领域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及说明,通过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全方位排查和构建多元化解体系、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等措施,推进预防法治化各环节工作,有效防范信访矛盾产生和激化,避免信访群众聚集和上行。

三是加强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对信访人反映的事实和诉求进行认真分析,甄别是否属于处理范围、精准依法分类、明确办理责任主体、确定处理途径和程序。通过仔细甄别、精准转送、全面告知,做到分清性质、明确管辖、转办督办到位。坚持信访业务评查和预审制度,不断提升信访业务规范化水平,

四是坚持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严格依法按程序实质性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着力解决处理信访事项“重程序轻实体”、以信访回复和程序代替行政处理程序等问题,提升群众满意率。对积案难案,围绕“事要解决”持续用力,因地制宜、因案施策,找准化解路径,推动“钉子案”“骨头案”清仓见底。

五是健全机制精准问责。细化追责情形、明确责任划分、提升问责实效,树立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正确导向。严格履行信访部门“三项建议”职责,推动对不依法履职导致信访问题、不依法解决信访问题等进行问责追责。

六是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扎实抓好《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贯彻,用好法制教育措施,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诉求。持续开展信访领域乱象治理,完善集访、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处置预案,完善线索发现、移送机制,加大对信访违法行为处置和典型案件宣传力度,推动信访秩序持续好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