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残联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2-28 15:57来源: 固镇县残疾人联合会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积极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从提升残疾人康复质量、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无障碍环境、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有序推进。  

     (一)残疾人基本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坚持普惠和特惠相结合,对符合生活保障、托养服务等助残惠残条件的优先予以扶持,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积极配合民政部门落实好两项补贴政策,202312月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人数6275人,1-12月份累计发放资金605.192万元。202312月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人数7561人,1-12月份累计发放资金725.816万元。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项目,涉及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180名,投入资金27万元。实施一户多残家庭生活救助项目,全年补助1197人次,发放资金100.55万元。实施困难老年残疾人生活补助项目,全年补助2543人次,发放资金76.29万元。实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项目,为36名下肢残疾人发放补助资金0.936万元。

     (二)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认真落实国务院《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蚌埠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等政策,通过就业援助月和全国助残日等节点,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专场招聘和帮扶活动,全面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培训355人次,投入资金38.06万元。实施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项目,涉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200名,发放资金60万元。实施13阳光大棚农业设施项目,发放资金6.5万元。实施残疾人社保补贴项目,为符合申报条件的70名残疾人补贴资金7万元。审核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1个、阳光助残帮扶基地3个,共发放资金20万元带动8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扎实推进按比例安排和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目前在全县企事业单位安置74名残疾人就业。

      (三)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全面提高。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稳步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为909名困难精神残疾人发放药费补助90.9万元;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为27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涉及资金436.64万元。为40名残疾儿童适配67件矫形器,为39名残疾儿童适配48件辅助器具,投入资金12.7万元。为成年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护理床、助听器等辅助器具394件(套),适配假肢15件,共投入资金18.599万元。联合县卫健委为509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100%

(四)残疾人宣教文体活动日趋丰富。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作用,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创业致富的动人事迹,向省、市残联网站报送有效信息35条。认真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务院《残疾人教育工作条例》,为455名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23.3万元,为35名家庭困难的残疾大学生和中职残疾学生发放补助资金5.55万元。积极组织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活动(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受益人数100余人;投入资金1万元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受到观看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有力。积极宣传《残疾人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社会各界自觉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治意识。大力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的出行提供方便。实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为319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免费进行无障碍厨房、卫生间等改造,投入资金90.18万元。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高度重视残疾人信访工作,及时办理市长、县长热线、政府网站信箱7件。坚持申领自愿、属地管理原则,1533名残疾人新办理或换发残疾人证,目前我县共有持证残疾人15650名,为落实各项惠残助残政策提供了依据。

      (六)残联系统作风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教育干部职工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依托50项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促使干部职工以更大的热情、更高的标准投入到残疾人事业发展中,聚焦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各项扶残助残政策落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格遵守三重一大事项及重难点工作集体研究决策制度,紧盯助残惠残项目和资金使用,通过警示教育、提示提醒,引导干部职工守纪律、知敬畏、明底线。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残疾人整体生活状况仍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困难残疾人返贫风险较大、保持稳定就业的能力不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县残联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着力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重点推进50项民生实事中涉及残联职责的事项,努力开创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

1.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一是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2024年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为每人每年1200元,根据应助尽助原则,计划完成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1200人,需发放补助资金144万元;二是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项目。按照每人每年1.6万元的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标准实施,根据应救尽救原则,将我县辖区内有康复需求并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及时纳入康复救助项目三是残疾儿童辅具现金补贴项目。按照固镇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固镇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方案》的通知(固政秘〔201911号)和相关辅助器具补贴文件要求,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现金补贴工作,为符合辅助器具补贴条件的残疾人办理申请补贴手续,及时发放辅助器具补贴资金。

2.残疾人精准康复。结合2023年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调查,联合卫健部门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比例要达到100%

3.中央彩票公益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继续按照每人每年1.832万元的康复训练标准实施,根据市残联下达的救助资金数及时将有康复需求并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纳入此康复救助项目。

4.成年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按照相关文件和上级部门要求,对符合辅助器具适配条件的残疾人办理申请手续,及时发放并适配辅助器具,计划完成200人。

(二)残疾人创业就业。

      1.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300名残疾人提供服装制作、电商、种养殖等不同类型的培训服务,使残疾人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使残疾人进一步提高适应社会,增强自身就业能力,并做好培训后跟踪服务工作,积极推荐残疾人就业。

      2.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计划为150名符合就业残疾人提供资金扶持,为11名残疾人阳光大棚提供资金扶持。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扶持1家阳光助残帮扶基地,带动残疾人稳定就业、生产增收。

      3.残疾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积极推进残疾人养老保险补贴工作,确保应助尽助,做到不遗不漏。计划给予符合条件的60名残疾人发放养老保险补贴。

4.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援助月活动期间,根据省、市残联的统一部署,我县将就业援助活动与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紧密结合,开展走访慰问。联合县人社局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走访残疾失业家庭,并对失业残疾人员进行登记造册

      5.积极推进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和征收残保金征收工作。6月底前,把全县所有用人单位上一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情况报送至县税务局,县税务局自71日开始,按有关规定对全县所有用人单位残保金予以征收,并于10月底前完成年度征收任务。                        

    (三)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

      1.阳光家园计划托养。规范招标流程,确定服务机构,根据服务对象个人状况为180名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体检、理发、洗衣等托养服务。严格监督服务质量,确保服务满意度达90%以上。

      2.一户多残家庭生活救助。根据《关于2023一户多残家庭及困难老年残疾人补助金发放工作的通知》(蚌残联〔20238号)要求,逐步提高困难老年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2024一户多残家庭生活补助金每户每年不低于1800元,按照村居申报、乡镇审核、县残联审批的程序,完成一户多残家庭生活补助600户。

      3.困难老年残疾人生活补助。根据《关于2023一户多残家庭及困难老年残疾人补助金发放工作的通知》(蚌残联〔20238号)要求,逐步提高困难老年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2024年困难老年残疾人生活补助金每人每年不低于860元。按照村居申报、乡镇审核、县残联审批的程序,完成困难老年残疾人生活补助1200人。

      4.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对县内所有享受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对象逐一核查,确保准确掌握残疾人和车辆信息动态变化情况,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获享权益计划完成36人。

5.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充分发挥乡镇残联、村居残协作用,深入辖区残疾人家庭开展走访,准确掌握残疾人家庭需求,采取一户一策方式,根据改造对象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居住环境等实际情况改造卫生间、厨房、卧室等基础设施。通过增设无障碍坡道、盲道、铺设防滑砖、发放护理床、安装卫生间扶手、浴凳等防护设备,计划为300名重度残疾人解决如厕难、洗澡难、出门难等问题。

6.全县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通过入户登记和电话登记等方式,对全县持证残疾人的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与康复、无障碍、文化体育等基本情况和需求开展调查,对全县社区残疾人服务情况、残疾人工作情况开展调查。入户率不低于90%

7.残疾人证办理工作。县残联将持续开展为重度残疾人上门办证服务,切实解决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办证难的问题,积极宣传惠残助残政策。

    (四)残疾人文化教育。

1.困难残疾学生补助。按照《关于继续做好残疾学生及经济困难残疾人家庭在校子女资助工作的通知》(蚌残联〔20214号)文件要求,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补助项目,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补助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每人每年补助500元,普通高中残疾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按照省残联下发的文件要求,对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做到应补尽补。

2.残疾人文化活动。积极组织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活动(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为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提供弘扬正能量、关注残疾人的文艺节目,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指示精神,落实好各项惠残助残政策,高标准、高质量实施项目,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力度,使广大残疾人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残疾人过上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更高质量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