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及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压实各级责任,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奋力推动文旅强县建设高质量发展。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质增效。文化惠民多元化。开展四季村晚70余场,线上线下观众500余万人次。先后举办春季14门类240节公益培训课程,参训学员7000余人次。邀请天津大学著名教授谭汝为来固开设《天津方言与固镇历史渊源》公益讲座。图、文、博三馆接待人次突破31万,同比增长32%。文艺创作精品化。原创戏曲作品《戏曲联唱》荣获全省中小学戏剧(戏曲)展演一等奖。广场舞作品《黄河水从我家门前过》荣获蚌埠市广场舞大赛三等奖。原创作品泗州戏纪录片《喜看垓下换新颜》参选安徽省“群文之星”艺术影像大赛。文化活动特色化。濠城镇邢圩村“村晚”入选2024年全省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举办“樱花诗会”“纳凉晚会”“全县广场舞大赛”40场次。全县“广场舞大赛”,展出优秀广场舞节目12个,参演群众500余人。群文活动举办工作位居全市前列。民生实事精准化。“送戏进万村”完成287场演出任务,贴近群众需求,把传统戏曲送到群众门前。新建刘集镇、黄元社区等7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增加公共文化场地面积11000平。举办啤酒龙虾节、红糖文化节等文化旅游美食季活动14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位于三县前列。
(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活化创新。非遗传承拓新途。承办全省非遗美食展、蚌埠市2024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承办省级“四季春晚”主场活动3场,“垓下传说”代表性传承人丁玉群成功获评省级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进课堂、进景区等活动20余场次。非遗传承发展工作位于三县前列。保护利用夯基底。积极申报文物保护项目,固镇县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展陈提升项目已通过安徽省文物局评审,垓下遗址护城河治理项目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组织开展全县35处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巡查,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馆。文物普查重实效。扎实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成立四普工作协调小组,制定四普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截至12月初,已完成不可移动文物点实地复查312处,复查率80.4%。预计年底全部完成文物点实地复查工作。
(三)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势赋能。节庆活动促消费。先后成功举办樱花节、伏羊节等节庆文旅活动,“伏羊节”现场收入20余万元。圆满完成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文艺演出,农民体育运动会和非遗美食展筹办任务,线上线下观看人次32.5万。截至12月初全县游客接待量3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58亿元。节庆品牌提升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彰显特色亮品牌。依托固镇特色美食、美景,打造“一镇一品”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开展2024年“固镇好礼”文旅商品征集活动,评选特色旅游商品15件。谷阳城遗址公园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垓下遗址景区入选“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十大案例,获评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第四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宣传推介靓形象。开展2024“春游江淮请您来”、“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推广活动。先后赴宁波、上海等地开展文旅宣传推介、参加第二届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暨蚌埠之夜等活动,全年共参加省内外文旅宣传推介活动8场。举办旅游新闻发布会2场、政府开放日活动1场。制作《Citywalk漫游固镇》宣传片,开设“固镇文旅体”微信公众号,拓展文旅宣传新阵地。
(四)文化市场综合治理,疏堵并举。依法办案谨查慎处。今年以来共查处文化市场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案件18起,其中出版物市场侵权盗版违法案件办理工作三县第1。吊销许可证1家,没收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物122册。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700余人次,检查经营场所1800余家次。联合执法长效稳治。联合公安、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先后开展了歌舞娱乐场所夜间整治行动、“扫黄打非 护苗”行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等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22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8次,查处非法玩具300余个、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130余套。文化市场综合治理工作位于全市前列。业务学习精益求精。全年组织案卷评查、以案施训4次,参加全市文化市场业务培训1次,2024年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市支队从三县执法队伍选拔我县执法骨干作为唯一县级执法人员,进入蚌埠市代表队参赛,荣获团体二等奖。
(五)广播电视维护保障,安全为基。广电基建智能化。全面开展“村村响”维修维护工作。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完成乡镇(村)LED屏的电视信号联网接入,全部满足“一镇(村)一屏”建设标准。推动全县完成252个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终端建设,完成应急广播终端252个安装任务。非卫整治常态化。严厉查处安装、使用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违法行为,牵头组织市场监管、文化执法等多部门联合整治行动4次,检查乡镇农贸市场、家电维修点等场所78家次,发放宣传品800余份,张贴海报200余张。安全播出规范化。全年召开安全播出工作会议、安全播出工作法律法规培训3次,对农村有线电视维护265次,发展自有产权有线电视用户近500户。新增应急广播终端102个,维护839台次,应急广播的在线率位居全市第2。
(六)体育事业协同发展,强基固本。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广场舞大赛、足球、篮球等各类活动71场,参与群众11.6万人次。举办2024年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邀请省体育指导员进行理论和实操指导,培训学员320名。组织体培机构开展体育类公益培训,参训人员8200人次。体育设施逐步完善。先后投入资金198万元建设健身场地30处、健身步道10公里、乡镇全民健身中心2个、社区百姓健身房2个、科学健身指导中心1个。体育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位于全市第1,体育公园建设工作位于全市前列,主育基地建设位于三县前列。体育赛事多元共融。承办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省主场活动“村BA”农民篮球赛、农民趣味运动会、2024年“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事活动、笼式足球争霸赛等活动20场次,以赛事活动助推旅游发展。体育工作硕果累累。全市首届职工运动会荣获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10枚。农民丰收节期间荣获省农业农村厅、省体育局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完成全民体质监测1600人,体质达标1550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文旅产品竞争力不强。虽然垓下遗址、谷阳城遗址等景点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旅游仍以传统观光为主,沉浸式体验少,文创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农、工、商文旅等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县公共文化场馆运营、旅游综合开发等经费缺乏。文化旅游经费不足,旅游宣传推介费仅10万元,缺少原创文艺精品,运营能力偏弱,一些优质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制约。
三是文旅体队伍人员严重匮乏。工作人员少,目标任务重,随着2024年机构改革工作的贯彻落实,改革后县文旅体局负责统筹全县文化文物、旅游、广播电视、体育等工作,但相应工作人员却未增加。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是以节庆活动促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持续办好2025年新春年货市集、第三届樱花季、菊花文化旅游季等“四季四节”文旅节庆活动,力争2025年全县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增速突破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以特色资源促进品牌创建。依托楚汉文化体验馆,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消费新场景。依托江淮村落民宿项目,争创省级精品康养民宿1个。依托垓下居委会,争创省级精品旅游主题村1个。积极申报旅游风景道,争创省级旅游风景道1条。三是以项目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垓下历史博物馆、楚汉文化体验馆竣工投用。积极谋划固里烟库文旅基础设施提升、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改造提升、九湾哪吒主题文旅小镇及湖沟镇古浍水农旅文化休闲示范区等文旅项目,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稳步实施。
(二)持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持续推动文化惠民工程,紧贴群众需求开展“送戏进万村”“送戏进景区”等演出活动,大力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力争2025年全县新建公共文化空间7个。二是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持续举办文博展览、阅读推广、文艺展演、公益培训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力争2025年公共文化场馆接待量再上新台阶。三是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积极组织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参加省、市奖项角逐,力争2025年荣获省级奖项2个以上,市级奖项2个以上。县文化馆在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力保国家一级馆。
(三)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一是制定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查方案,持续开展文物安全巡查,确保文物安全。加快推进固镇县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垓下遗址发掘区回填保护项目、护城河整治工程及津浦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安防等文保项目建设。二是探索博物馆+旅游新思路,依托馆藏文物开发文物主题冰箱贴、手提袋等文创产品,促进文物活化利用。全力推进垓下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力争2025年安徽省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在垓下历史博物馆举办。三是加大古遗址以及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对上争取经费,争取垓下遗址文物保护利用进入十五五项目库,认真做好夹山口墓群发掘和垓下遗址发掘工作。全面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四)提升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实施群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推进体育公园竣工投用,完成城南体育场提升改造一期工程。二是积极举办全民体育赛事、健身活动,认真筹备2025年迎新春系列体育赛事、固镇县首届半程马拉松、自行车骑行赛、2025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赛等体育赛事活动。三是全力推进蚌埠市全国体育模范城市创建,力争省级以上体育赛事在我县举办。依托垓下国防教育基地,争创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五)深度聚焦文旅支柱产业打造。一是因地制宜推动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和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旅企业,开发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力争推动重点文旅产业企业营收增长5%以上。二是整合特色文旅资源,丰富夜游内容。整合楚汉步行街、中医院夜市,农产品推介等活动吸引客流,带动文化旅游美食、演艺、休闲等消费。引导垓下戎马归来街区、固里街区等夜游街区植入体验化、IP化、娱乐化等新元素,推动文旅业态创新发展。三是加大文旅产业招商力度,积极参与企业交流活动,收集潜在投资项目信息,构建联系网络,挖掘新的招商引资线索,争取招引大型产业项目落地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