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12月10日)

发布时间:2015-03-16 10:35 来源:固镇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盘点2014年:实干快干,成绩斐然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大美固镇的奋斗目标,攻坚克难、扎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6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147亿元,增长22%;财政收入10.82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5元,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26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亿元,增长13.8%。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发展工业为主导,着力推进三产联动,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县经济开发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经一路、马铺路、连徐路建成通车,7.3万平方米安置房、保障房交付使用,5条10千伏支线、4条35千伏支线工程以及35千伏开闭所完成建设,重点企业基本实现双回路供电;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4.5万平方米安置房和保障房基本建成,园区承载力逐步增强。严格执行重点工业项目定期巡查制,加大调度推进力度,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加快建设、提前投产。实施“双向测评”工作制,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帮办企业实现常态化。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15.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4.7%,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2.1亿千瓦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粮食总产51.93万吨,实现十一连增,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巩固,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小区12片20万亩,改造小型水利设施1117处。土地流转深入推进,新增规模以上流转面积4.5万亩。拥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6家;合作社总数达4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注册家庭农场98家。连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设施蔬菜基地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标准园。《黑花生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县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制定空白。
第三产业日渐活跃。新增限额以上商业企业12家、进出口实绩企业9家。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积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扎实推动农超对接,城乡流通网络逐步完善。县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加到1.5亿元,担保能力成倍增加;固镇农商行6月份正式开业,村镇银行获国家银监会审批筹建,地方金融体系不断健全,被评为全省金融服务下乡示范县。谷阳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正式启动,徐郢草莓采摘基地、圣美葡萄园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游乐的理想去处。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改革开放为突破,特别注重项目带动,发展活力逐步彰显
改革步伐扎实迈进。认真落实中央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王庄镇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放宽注册条件,简化注册程序,113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审批,新增各类企业646家、个体工商户2464户。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编制公开、预算执行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实现有机结合,财政资金支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整合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率先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被确定为全省推广示范县。
招商引资再添新彩。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建立县领导、引资单位、县职能部门、园区“四位一体”的项目帮办服务体系,推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茂森食品、汽车涡轮增压器、人人家太阳能等一批超亿元项目相继落户开发区。总投资12亿元的白马环球港、多金城市综合体成功招商并开工建设。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5.6亿元,增长24.7%。利用外资1.28亿美元,增长26.7%。新签约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协议投资92.3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伊诺华高分子密炼、振邦重工、和麟皮化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丰原集团退市进园项目、中华食品工业园等开工建设。S101大修、城市东出入口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方前路京沪铁路立交竣工通车,浍河复线船闸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黄园路浍河桥加紧推进,胜利路铁路立交开工建设。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已建成标准化鸡场40个,养殖能力达8000万只。41个省“861”项目、99个市“3461”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4亿元、75亿元,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瓶颈制约有效破解。成立大美投资建设公司,扩大城投和建投公司注册资本,政府融资能力得到提升。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申报争取力度,获批国开行11.8亿元、省农发行3.5亿元贷款。坚持向经营城市要资本,南城区建设项目市场融资12亿元。支持企业开展多元化融资,其中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2100万元,股权出质担保债权1.19亿元,动产抵押贷款14.45亿元。重视抓好土地整治和指标报批,全年获批用地3182亩,供应土地84宗4755亩,实现土地出让收益14.05亿元,土地出让面积和收益均居三县之首。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城市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南城区建设加速推进,一期5条道路竣工通车,楚汉公园、湿地公园、浍河二桥节点公园正式开放,殷楼农民新村一期回迁入住,规划博物图书馆、前台安置房、蒋园农民新村等项目基本建成,东岭小学、体育馆、大小李安置房、路南农民新村主体竣工,医院、中学、东岭安置房、二期路网加快实施,马铺农民新村开工建设。老城区建设全面铺开,涉及10664户、占地6518亩的10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快速推进,完成拆迁面积75.4万平方米,新开工安置房81.3万平方米,竣工56.5万平方米;浍河中路改造、立新路贯通工程全面完工;投资6000多万元的电力改造项目基本竣工。北城区建设继续推进,许慎文化公园对外开放,县法院、检察院等项目即将投入使用,浍北路、奋进路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
管理方式逐步规范。扎实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整合创新,工作重心适度下移,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集中开展整治市容环境、整顿交通秩序、规范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城区主干道路路面保洁实现机械化作业,营运三轮车全部取缔,城市公交正式开通,7个专业市场全面建成并规范运营,城市整体形象明显改善。始终保持防违控违高压态势,对新增违建坚决“零容忍”,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12万平方米。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以盘活存量资源、打造精品城镇为目标,不断推进中心镇建设,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街区面貌逐步改善,任桥镇被授予“全国重点镇”称号。2013年度全省首批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市级考核验收全市第一,省级考核验收位列皖北27个县第4位,被评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2014年度新马桥徐郢、任桥桥东、王庄南屯、连城浍南和马铺等5个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按照“非干不可、非干好不可;非投入不可、非投入到位不可;非奖罚不可、非奖罚到位不可;非建立长效机制不可、非建好不可”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投入资金1.7亿元,清理垃圾15万余吨、乱象2686处,完成浍河一桥、二桥、城市东出入口以及县城主次干道绿化面积122万平方米。加快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造林4.13万亩,新建森林长廊示范段81公里,实施公路及河流沿线绿化104.7公里。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主体工程顺利完成,秸秆禁烧火点控制三县第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行动,燃煤锅炉淘汰全面完成,扬尘污染、油烟治理得到有效控制。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并进
幸福指数稳步攀升。5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累计投入资金7.7亿元。新增就业10533人,就业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5.2万人,累计为近8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4015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6万人。新农合参合农民55.42万人,补偿合作医疗基金1.25亿元。城乡低保救助2.8万人,城镇和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达到340元、149元,补差额三县居首,覆盖率全市第一。建成保障房2561套,新开工477套,发放住房困难群体补贴资金300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处,总数达14处,累计惠及人口38.43万人。实施县乡公路改造项目35.1公里。961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
安全指数逐步上升。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村为主、乡负责、县指导”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干部开门接访、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得到解决。组织开展“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严厉打击滋扰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办结食品药品违法案件458件,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应急处置能力逐步提高。
满意指数不断提升。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顺利通过国家认定,高考本科达线率居三县之首。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工作有序开展,专家组已完成对我县申报工作的考察验收。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业余生活日益丰富。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及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妇女儿童、青少年工作进一步加强,普法依法治理、人口计生、国防动员、双拥、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和物价、气象、地震、地方志、对台、外事侨务、广播电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改进作风为目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政府形象全面提升
依法行政得到加强。健全完善政府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保证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坚持政府常务会议法律学习制度,法治意识明显增强,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定期向县人大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工作,积极支持法院、检察院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办理市、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52件,政协委员提案97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机关效能明显提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政府系统自身建设,致力破除“四风”顽疾,广大干部职工责任担当和团结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我负责、我来办、马上办”的理念深入人心,“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成为新常态。邀请效能监督员组织开展明察暗访活动12次,责任追究40人。以县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县性会议同比减少33%,以县政府名义发文同比减少14%。县长热线共受理各类诉求2948件,办复率100%。精简行政审批项目103项,保留112项,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提升。
廉政意识不断增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相关规定,办公用房全面清理,公务用车得到规范。“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同比减少29.7%。全县57个部门预决算向社会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全面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强化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监督。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力度,核减金额1.2亿元,保证了政府资金规范、高效、廉洁使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我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这一年,我们找准了对标赶超的目标定位。按照省委副书记李锦斌对固镇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对标赶超”目标,我们围绕建设“科学发展之美、社会和谐之美、先进文化之美、生态文明之美”的大美固镇,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无限接近皖北先进县、在皖北各县居于领先地位”的追赶目标,坚持“九向九要”工作思路和方法,全力以赴扩总量、提速度、进位次、上水平,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找准了定位。
这一年,我们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固镇速度。工业项目方面,富宇鹏电容式触摸屏项目2个月完成主体建设,法兰项目6个月实现投产。城市建设方面,7天,彻底解决了历时6年之久的征迁遗留问题,实现了立新路贯通;75天,顺利完成了浍河中路改造;88天,圆满结束了1号棚户区8家单位、168户沿街门面房征迁攻坚战;9.1万平方米前台安置小区、104亩楚汉公园从征迁到建成仅用半年时间;方前路铁路立交从立项到竣工通车仅用10个月。民生改善方面,6天,近千辆城区营运三轮车完成签约并平稳取缔,8条城市公交线路正式运营;县城地表水厂从开工到试供水仅用6个半月。
这一年,我们鼓足了弯道超越的发展后劲。县经济开发区、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功能日趋完善,引领带动作用逐步彰显。一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加快推进,工业支撑能力得到提升。总投资77.33亿元的55个城市大建设项目全面铺开,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完成各类融资40.75亿元,建设资金得到充足保障。在库亿元以上项目40个,项目储备更加充实。广大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干事创业氛围空前浓厚。
这一年,我们构筑了跨河发展的城市格局。浍河二桥、黄园路浍河桥跨河贯通南北,方前路、胜利路、黄园路铁路立交多点穿越屏障,初步架构了“水从城中过、人在两岸居”的城市发展格局。南城区拔地起新城,安置房、商住小区舒适安逸提供理想居所,教育、医疗配套齐全满足生活所需,公园、场馆依势而建便利身心释放。老城区旧貌换新颜,一栋栋高耸林立的楼房取代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一条条宽阔通达的道路构建了日趋完善的交通网,一株株充满生机的绿化苗木绘制了多姿多彩的城中画。
这一年,我们恪守了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广大市民期盼已久的地表水厂建成供水,结束了建县以来县城居民一直饮用地下水的历史。城市公交和蚌固城际公交正式开通,极大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关心关注特困群体,举办了特困群体捐赠救助活动,发放救助资金218.2万元。原农村老民师、老拖拉机手、老农民技术员等七个“老字号”群体工龄补助发放工作稳步推进,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134万元。1228户渔民上岸安置工作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实践证明,只要坚定战略部署不动摇、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不断增强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收获胜利的果实!
奋斗的过程充满艰辛,取得的成绩让人欣慰。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和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固部队、武警官兵和驻固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固镇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带动力较弱,产业链条延伸不够;财政收支压力较大,骨干税源不多;供地难、征迁难、融资难等瓶颈制约依然存在;伴随着发展中各种矛盾凸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重道远;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强,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先行先试的闯劲不够。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理性客观地分析研究,不回避、不推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奋战2015年:对标赶超,砥砺奋进

2015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面临的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必须做好应对更加困难局面、迎接更加激烈竞争的准备。但我们也应看到,国家各项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生成;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促进皖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予皖北更大支持力度;固镇发展的潜力正逐步彰显,发展的空间正逐步扩展,发展的质量正逐步提升。尤其是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在建设一线得到千锤百炼,在发展前沿学会刚柔并济,在攻坚阵地展现百折不损,以有目共睹的成绩证明了能力、体现了价值、提振了自信、找回了尊严。
各位代表,困难止于实干,成就源于拼搏!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咬住先进,全速赶超,就一定能够取得固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向建县50周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部署,按照县委九届十三次全会要求,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工业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民计民生,为尽早建成大美固镇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2%。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主攻工业经济,推进产业聚集,切实提升加速崛起的综合实力
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围绕我县初步形成的产业雏形,推行“分产业定区域布局、分产业定发展目标、分产业定扶持措施、分产业定领导责任”的工作机制,发展壮大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力争用3到5年时间,打造1-2个百亿产业。重点抓住丰原集团退市进园契机,按照“首位产业、首要任务、首先支持”的发展思路,明确生物医药首位产业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形成首位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联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抓好经济开发区、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建设,强化功能配套,切实提升园区的吸纳力和承载力。加快经济开发区电力设施改造,推进供气管道建设,实施经二路贯通工程,建成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同步做好园区绿化亮化工作。加快推进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道路、安置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各类大型经贸交流推介活动,推进多层次、多区域合作。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围绕现有优势产业,开展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全力引进投资强度大、产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准入评估制度,提高入驻项目质量,严把项目“入口”;加强对项目的履约监督,探索建立不履约项目退出机制,打通项目“出口”。切实抓好项目跟踪落实,紧盯在建项目的推进速度和签约项目的落实力度,促进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至少1个。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分类指导、培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配套企业以及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提高对经济增长、财税增收的贡献率。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促进“个转企”、“小升规”,充实规上企业储备库。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开展二次创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坚持县领导联系企业和“双向测评”制度,加强“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6%。
二、统筹城乡建设,注重环境治理,逐步彰显宜居宜业的城市魅力
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新一轮修编,完善供水、供电、水环境等专项规划成果,启动编制综合交通、教育、卫生、环卫等专项规划。在南城区建设上,陆续建成二期路网、体育馆、东岭小学、医院等一批项目,全面完成东岭安置房、西圩安置房、路南农民新村等9个安置小区建设并投入使用。在老城区建设上,完成1-6号棚户区62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同步实施7-10号棚户区19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2号、3号棚户区三期及8号棚户区二期35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启动11-15号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北城区建设上,重点完善道路管网配套,实施水系贯通工程,建成北城区医院并投入使用。全年实施城市大建设项目58项,计划总投资136.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72亿元。
高标准开展城市管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重点整治“三种经营、机非混行、乱停乱放”等城市乱象,努力营造交通秩序规范、市场经营有序、环境卫生整洁的县城新形象。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坚持疏管结合,积极引导各类经营摊点划行入市。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优化公交线路,强化出租车运营管理,着力构建良好的交通秩序。研究制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相关政策,完善功能配套,健全保障措施,拓展就业空间,吸引农民进城。持续高压开展防违控违,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探索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优化部门协同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向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常态化实施环境整治。启动实施固镇县生态示范县规划,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县。在巩固“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向乡镇政府所在地、沿线村居辐射,逐步健全城乡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严防脏乱差现象反弹。完成浍河县城段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沿浍休闲景观带。继续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植树造林1.7万亩。推进县级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建设,落实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加强宣传教育、注重示范引导,积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狠抓项目工作,破解发展难题,着力增强引领发展的强大动力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建成投产中华食品工业园、年产10万吨节能环保功能玻璃、典创电子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汽车涡轮增压器、人人家太阳能、年产10万套汽车发动机变速箱铝压件、年产10万吨啤酒等项目,重点推进丰原集团退市进园项目;开工建设汽车配套冲压件生产基地、LED驱动电源和路灯等项目。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全面完成浍河复线船闸、黄园路浍河桥、胜利路铁路立交、长客站等项目,加快推进淮水北调工程,启动实施老城区防洪排涝治理及综合管网提升、S201道路提升改造等项目。
高度重视项目管理。认真落实重点项目县级领导牵头联系制、调度制和通报制,严格执行重点工业项目和城市大建设项目月巡查制度,保障项目高质量、快速度推进,全面提升项目实际开工率、竣工率和运行绩效,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扶持重点,加强重大项目论证、筛选和谋划工作,精心编制一批支撑经济发展、惠及广大群众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投资计划。
切实强化要素保障。建立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综合运用PPP模式、项目融资等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运营。推进城投公司、建投公司等政府投资平台转型升级,依法注入优质资产,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健全财政间歇资金存放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县内银行贷款投放规模和质量。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抓好土地指标申报争取工作,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加大闲置资产清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全年供应土地3000亩。
四、巩固三农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充分焕发转型升级的内在活力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继续开展高产创建,力争实现小麦亩产千斤县目标。全县创建5个以上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每个乡镇至少创建一个千亩高产示范方,每个村至少创建一个百亩高产示范点。积极推进2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种养加”、一二三产融合互动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全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50个,创建省级专业合作社3家。强力推进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20个标准化鸡场。新增国家级养殖小区1个。
保障农业提质增效。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固、新建涵闸11座,清淤疏浚大沟26条,改造提升末级排灌系统2.4万亩,修复、新建水源机电井920眼。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升级,确保完成7.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新建、补植农田林网18万亩。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调整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改造县乡公路26.2公里、危桥15座,实施通村公路网化工程30公里,大中修工程17.5公里。扎实做好第二批5个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扫尾工程,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全面启动第三批城关镇宋店村、石湖乡徐祠村、湖沟镇十里村、杨庙乡蒋南村、乔店村5个示范村建设,重点抓好基础配套,推动交通、通讯网络、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深化改革开放,壮大服务业,有效激活跨越赶超的发展潜力
推动改革纵深发展。按照“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合同化管理、科学化标准、制度化考评”的运作模式,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和简化前置审批条件,加强动态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完成公车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发放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签订管护目标责任书。认真总结王庄镇经验,在全县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担保试点,探索农民以宅基地和农村住房换县城住房试点工作。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初步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每个乡镇选取1个有条件的村开展试点,理顺产权关系,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土地、资本、人口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做大做强服务业。以创建全省优秀金融生态县为抓手,在石湖乡信用创建试点工作基础上扩面扩容,启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工作,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信贷投放力度。积极引进典当行、小贷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券商等金融中介机构,做大做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充分发挥金融工作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全面完成皇店综合市场、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白马环球港、大润发、多金等6个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鼓励发展电子商务。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乡镇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积极推动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高标准完成谷阳城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引进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企业开发建设,重现谷阳城昔日繁华。
六、改善民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凝聚保障发展的坚实助力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坚持政策落实不折不扣、资金投入不拖不欠、各项工作不留死角,真正做到小财政办大民生,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指数。扎实做好民生工程,建立效益评价机制,落实建后管养职责,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加大社会保险征缴力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推进慈善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城乡低保工作,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抓好就业再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完善面向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整合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式培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健全拖欠农民工工资预防和处理机制,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改造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204套,续建853套。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坚持信访接待日制度,建立健全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政府部门监管“两个责任”,加大安全防范、安全监管、责任追究“三个力度”,坚决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应急管理,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质量强县示范县。建立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完成“六五”普法工作。
七、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共同进步,努力营造协调并进的强大合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推进城关中心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建设,逐步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全面完成城关一小、二小以及四中等改扩建工程,着力解决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巩固发展高中教育,加快推进南城中学建设,稳步提升高考本科达线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南城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装备水平。切实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探索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组建教育联盟,努力提升教育办学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解决看病难问题。深化“阳光计生行动”,公开、简化各类办证办事程序,依法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面推进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惠民措施。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力度。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积极倡导全民健身。
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关注残疾人健康,争创全省残疾人康复示范县。切实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工作,重视抓好双拥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统筹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及物价、统计、档案、气象、地震、对台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牢记宗旨,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将把加强自身建设、锤炼内在品质贯穿于抓落实、促发展、惠民生的进程中,坚持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为重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着力打造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转变职能,着力打造亲民政府。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重视做好群众工作,牢牢把握民生脉动、关注民生诉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群众之忧。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用政府的工作效率换取企业的发展效益,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坚持务实创新,着力打造效能政府。坚决反对和纠正“四风”,着力整治“庸懒散浮拖”,严肃查处“吃拿卡要”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坚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决贯彻执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县委有部署、有要求,政府就有落实、有行动,努力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发扬“钉钉子”精神,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打好“攻坚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啃下“硬骨头”,在全县上下形成抓落实、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进一步规范行政重大事项决策行为,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责任倒查机制,最大限度防止决策不当、决策失误。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加强行政监察,深化政务公开,增强政务透明度,确保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坚持清廉从政,着力打造廉洁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央及省、市、县相关规定,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资源和财力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开展国有资产清理登记,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大力推进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性投资审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四个全覆盖。始终敬仰党的事业、敬畏手中的权力、敬重服务的人民,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政风引领社会新风。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变革与奋进的伟大时代。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争先。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面对全县63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我们感到重任在肩、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劲,向全面建成“大美固镇”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