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5日)

发布时间:2023-01-05 15:25 来源: 固镇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2022年12月25日在固镇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固镇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王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县十三届政府履职第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奋力打赢打好发展、形象、作风三场翻身仗,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03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6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亿元,增长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05元,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45元,增长10%

一年来,我们项目引领、产业强基,有力支撑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项目建设积聚势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深入实施四个一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五级调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27个,完成投资180.58亿元。项目争取成效显著,新获批非标债项目4个额度13.12亿元,新入库PPP项目2个总投资16.2亿元,获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3个总投资17.5亿元。英利3GW光伏组件、新一中等25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运营。精密模具产业园、蚌埠北城医院70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推进。宿固高速公路、五蒙高速公路42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经济稳中提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8家,总数达126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增长20%。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2亿元,三县第一。技改投资48亿元,增长20%。新增入库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完成工业投资73亿元增长5%。年产15万吨乳酸二期、年产7万吨聚乳酸及3万吨聚乳酸纤维等12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10万平方米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园、年产3000万吨环保印版生产线等20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三叶橡塑等25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家,总数44家、88家。工业用电量5.3亿千瓦·时,增长11.82%生物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集聚27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30亿元增长20.6%

要素保障精准有力。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发挥财政、税收、金融杠杆协同效应。兑现惠企政策奖补1.65亿元,新增退减缓免税费15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8.26亿元增长19.17%,累计投放贷款59亿元。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投资集团、城投公司获批2A主体信用等级。获批用地8779亩,完成供地5075亩。持续完善园区配套,启动实施六大工程项目34个。新能源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四期、自来水厂二期、220KV梨花变、创业佳苑等14个项目竣工投用。北区路网、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等12个项目加快推进。刘集、任桥、王庄3个乡镇规划建设17万平方米产业集聚区,建成3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提速增量。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2亿美元,增长21.3%。新增注册商标539件、地理标志商标1件。老任桥清炖牛肉、湖沟烧饼等4个特色美食入选省新徽菜名徽厨培育计划。电商网络零售额2.35亿元,增长73.4%。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绩效验收,快递服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垓下遗址获评安徽省首批考古遗址公园。县博物馆、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3A级景区成功创建。垓下4A级景区创建稳步推进。县烈士陵园、垓下国防教育基地、垓下历史博物馆和非遗展馆启动实施。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完成,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一核、三廊、双环、四区布局初步形成。

一年来,我们抢抓机遇、改革开放,深度嵌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交流合作同频共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与余姚市开展交流互访、结对帮扶,先行在教育、卫生等五个领域开展合作,建立优秀干部互派交流机制。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蚌埠和宁波合作共建甬蚌产业园区落户固镇,实施七项专项行动,总体规划45.6平方公里,起步区14.51平方公里。深化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加快聚乳酸釜压发泡、智能生产车间系统研发等一批成果转化落地。引进余姚邦太科技橡胶制品、宁波长荣制衣、杭州禾芯新材料等长三角地区项目31个。

双招双引汇聚动能。聚焦主导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组建5个驻外招商分局,打通延伸招商资源网络,动态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库,严格落实项目预审机制。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381.5亿元,新招引项目开工36个,开工率64.3%沃拓化工、永陆桥梁钢结构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金象木业、嘉伊纺织17个项目竣工投产。引育高层次人才37名、专业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6000余名。淮河科技、大成普瑞等科技创新团队入选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改革创新蹄疾步稳。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经济开发区与蚌铜产业园区整合为正县级园区。亩均论英雄改革为牵引,对企业实行ABCD分类管理。处置双停企业12家,盘活闲置土地769.33亩、工业低效用地682亩。完成标准地供地1386亩,实现经济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扎实推进大托管试点工作,托管土地11.6万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率先试水,完成供地377.2亩。丰原生物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星树脂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实现国家级和省级优质专精特新企业零突破。新授权发明专利53件,泛酸钙产品研发与工业化应用关键技术获省级科学进步奖,高效氰基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获中国创新挑战赛(宁波)最佳技术需求奖。

一年来,我们协同共进、共建共享,精心打造城乡融合宜居家园。

城乡面貌靓丽升级。全面推进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双城联创。实施谷阳新时代等4个棚户区改造,征迁房屋17.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3169套,新开工安置房2879套。启动323.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创新房票安置方式,成交商品房3620套,保交楼一楼一策创新做法获住建部表彰。浍河路东段、谷阳路完成提升改造,汉兴大道西段等14条新改建道路竣工通车,朝阳路等4断头路实现贯通。王庄、连城等4个文明菜市完成升级改造,建成3公里汉兴健身步道。城区绿化覆盖率57.2%,人均公园绿地33.3平方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改厕8000户。实施自然村路硬化工程61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67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9座,县乡公路大中修工程34公里。X314(原S101)、S311王庄至蚌铜产业园段改造提升工程竣工通车。

农业产业固本强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总产量12.78亿斤,实现十九连丰。完成高标准农田续建11万亩,新开工建设11万亩。累计流转土地75.34万亩,土地流转率57%。保障重要农产品稳产供给,蔬菜总产量18.8亿斤,禽类出栏7500万羽,生猪出栏68万头,连续12年被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科技特派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96.75%,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1.09万元。推进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建设。新培育家庭农场65家,农民合作社67家,申报国家级示范社2家。新认定省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6家,肉鸡产业入选全省一县一业全产业链示范县创建,石湖西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湖刘元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乡村振兴聚力增效。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化调整监测网格1768个。新增脱贫小额信贷1.5亿元,到位衔接资金1.1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82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665个。2021年度12个省级美丽乡村完成验收,2022年度16个省级美丽乡村开工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率97.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8.02%。全面推行一述两评三议事村情报告会制度,商讨事项1362件。积极推进省级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成功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规范乡镇村居挂牌和区划地名管理,城关镇更名为谷阳镇,杨庙乡、仲兴乡完成撤乡设镇。

生态环境向好向优。坚决扛起生态环境整改政治责任,投入6.5亿元,编制13个文本类项目,实施51项环保工程类项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79%浍河国控断面、县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类考核标准。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等工程竣工验收,怀洪新河灌区、包浍河治理工程列入国务院重点水利工程。成功入选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皖北唯一。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省级幸福河湖三八河通过初验,完成造林5977亩、森林抚育10070亩。

一年来,我们以民为本、增进福祉,全力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

民计民生见行见效。财政投入民生领域支出40.0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省委10项暖民心行动、省政府20项民生工程、县人代会票选的6项民生实事预期目标全部实现。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高考万人一本达线人数和万人本科达线人数全市第一,中考优秀率、合格率三县第一。瓦疃中学、蚌埠北城幼儿园等5个新改建项目竣工投用,蚌埠北城小学、刘集小学新校区及10个幼儿园有序建设。县医院南区、中医院西区、5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加快推进,74个村级卫生室完成标准化改造。建成老年食堂及助餐点36个,改造提升养老院3个,养老服务工作受到省政府激励表彰,获批创建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县。

疫情防控常态长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强化两站、两出口等交通监测,加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重点场所常态化措施落实,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设置51个隔离点5400间房间,建成启用方舱1050间、PCR实验室6个、核酸检测基地1个,单日最高检测能力47280单管。新冠疫苗完成接种43.4万人、111.1万针次,加强针接种率81.74%。面对7月、11月突发疫情,“117应急指挥体系迅速响应,坚持社会面快封快解快清零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认真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持续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全力保障群众医疗需求。

社会保障有力有序。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36.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3.17万人,发放养老金1.6亿元、各类社会救助补助资金1.64亿元。三公里就业圈入驻经营实体2389家,城镇新增就业5100人。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加快推进,刘集水厂竣工投用,谷阳水厂主体建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运行,投入车辆110辆,开通线路38条,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744个,施划非机动车线3万米。深入推进平安固镇建设,坚持严打整治与治安防控并进,破获刑事案件673起,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实现两降两升,获评平安安徽建设示范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电信诈骗中队荣获公安部集体一等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378件,获评全省信访工作责任目标管理先进县。持续抓好食品药品安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基层消防力量建设实现县乡村全覆盖,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双下降。圆满完成新兵征集任务,民兵教练员比武考核全省第一,双拥模范县实现九连冠。

一年来,我们改进作风、优化环境,全面塑造有为政府良好形象。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启动实施工招园机制,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四率督查调度,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实现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串联互通,38个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开工建设,26个项目按期投产。创新营商环境五项工作机制,营商环境指标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同步考核,季度考核稳居全市前三。建立健全常态化解决企业问题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营商环境不优专项整治等活动,畅通政府网站、96388营商环境监督专线等企业诉求渠道,解决企业诉求1905。支持市场主体做强做优做大,全县各类市场主体5万余户,增长14%

法治建设全面深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议事规则,及时向县委、人大报告重要事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监督,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综合满意率100%。依法审查政府各类事项191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47件、行政应诉案件15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率先完成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推广,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审计监督,强化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监督。

自身建设不断强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抓好政府系统思想政治建设。聚焦目标、问题、结果导向,建立健全政府系统四个统筹”“六个一、十项任务清单工作机制,打造高效务实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省委巡视反馈问题阶段性整改措施全部完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深入推进精文简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进一步为基层松绑减负,政府治理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认真贯彻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压缩三公经费和公用经费5%、非重点非刚性一般性支出10%,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12345热线办结群众诉求2万余件,月度考核稳居全市前两位。政务公开工作连续四年省政府考核先进,政府网站暨政务新媒体工作获评省政府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高质量发展任务,我们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毫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开展工作,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审计、统计、供销、全民科学素质、气象、地震、档案、党史地方志、对台、外事、媒体融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的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大,挑战比预想的多,面对各种困难挑战,我们坚持难中求成、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企稳回升、拾级而上。特别是在面对延宕反复的新冠疫情、猝不及防的金融风险、责任重大的环保整改等风险挑战,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县人民众志成城、精锐尽出、全力以赴、共克时艰,顺利通过了两次疫情大考,稳妥处置了金融风险,圆满完成了环保整改任务。

沧海横流显本色,危难时刻见初心。过去的一年,面对一次接连一次的疫情防控、金融风险等遭遇战阻击战,我们全程见证了,每一个人都热爱家园、守护家园、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医护人员勇毅逆行守护奋战,基层干部以身作则坚守一线,公安干警不畏风险冲锋在前,基干民兵、蓝天救援队、战旗车队等美丽志愿者主动出击无畏艰险,各行各业人员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各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物捐款,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得失,舍小家为大家,用责任担当、无悔付出,筑牢了当前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过去的一年,面对一轮又一轮的突发事件,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全县人民耐心承受着各种困难压力,在非常时刻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大家相互守望、风雨同舟、乐观向上、心手相牵,最终我们连战连捷,共筑平安。过去的一年,我们为人民而战,靠人民而胜!在这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事业是共同奋斗的结果,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身体力行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拼搏奋斗的结果。所有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固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驻固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向各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固镇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重大项目不多,集群式产业链发展耦合度不高;二是重点领域创新能力不强,关键环节改革突破不大;三是农业大而不强、工业不强不大、服务业层次偏低四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五是政府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强、攻坚状态不足,不敢为、不会为、不愿为甚至不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

 

2023年工作思路及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放眼全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相互叠加,乘数效应凸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重大平台交汇、要素资源集聚。立足自身,甬蚌携手、余固联手,共建甬蚌产业园。固镇正以全新的姿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蚌埠市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坚实的北上发展轴、桥头堡。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我们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实现速度向上、位次向前、环境向优、作风向好”“两年大进步、四年上台阶,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综合考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并力争最好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高质量发展十大提升行动,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聚焦产业升级、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新基石。

持续做强工业经济。深入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落实制造业增加值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工业增速全市前列、三县领跑。新入库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新入库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个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加大企业入规培育力度,新增入规企业20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围绕生物基、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实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25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超20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1家。

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围绕国家产业投资导向、地方特色资源、产业优势等方面,谋划引进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高端产业项目,以高质量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34个总投资671亿元,谋划申报专项债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140亿元以上。统筹发挥工招园协调调度作用,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率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建成年产50万吨乳酸、县医院南区等32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园、聚合新材料等24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激光产业园、创新创业产业园等14个亿元以上项目。

全力破解要素制约。聚焦六个一目标,持续推进园区六大工程建设,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32个,开工建设69.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824千米路网、污水处理厂五期等项目。金融机构跟进项目需求,紧贴企业服务,新增贷款45亿元以上增长超15%用好金融活水精准赋能,利用10亿元亩均贷,收储并改扩建双停(低效)企业10家以上,盘活土地500亩以上。开工建设21万平方米谷阳乡村振兴产业园。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继续做大做强平台公司,汉兴投资公司打造为全县第三个2A级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15亿元。谋划组建“1+N”基金,建立规模20亿元的母基金,设立新材料等产业子基金4个以上。持续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将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纳入评价体系。联动推行标准地改革,出让土地超1000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500亩,新增耕地2000亩左右。

聚焦开放创新、互利共赢,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甬蚌产业园合作共建,按照宁波推荐、联合招商、共同研判、产业协同机制,采用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推进多领域合作,创造具有宁波蚌埠辨识度的一体化生动案例。围绕甬蚌产业特点,优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模具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创新项目协同推进模式,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甬蚌)联合招商中心,探索产业园+基金模式,吸引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企业,全县跨境电商企业达5家以上,电商销售额2亿元。新增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2家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全力提升招引质效。优化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落实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项目全程帮办机制,建立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目录,用好招商顾问,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发挥驻外招商分局聚合力。积极促成格派零碳数字产业园、浙中智造园、东方日升5GW电池及组件、重振能源PACK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力争2023年实现亿元项目落地80个以上,其中20亿元2个、50亿元1个、100亿元2个,亿元开工项目超过40个。引育高层次人才4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新城市创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30家以上,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50件以上,万人专利拥有量10件以上。提升科技大市场运营质量,实现省市县三级大市场互通共享。加大产学研对接合作力度,深化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实现科技成果交易额10亿元。实施5G支撑能力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提升,培育智能工厂、数字车间2个。

聚焦城市形象、精致管理,提升城市建设新水平。

加快城市更新升级。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持续提升老城区、完善北城区、发展南城区、启动高铁站片区、拓展开发区,争创省级基础设施专项试点县。投资12亿元新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城市道路管网等5个城市更新项目,打通创业路东段等3条断头路。实施棚户区、重大项目征迁1500户,回迁安置房4466套,新开工安置房2768套。完成富春苑等4个老旧片区改造。新建大型车辆及便民停车场4个,施划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完成世纪广场、城西公园、许慎公园提升改造,建设谷阳广场和2个城市口袋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58%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坚持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统筹建、管、治各环节,完善提升城区设施配套,持续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城市主干道达到六无六净标准。健全完善车辆停放管理机制,提高临时泊位及人防工程等停车场地利用率。实施城市难点问题专项整治,开展物业服务、交通秩序、建筑垃圾扬尘等专项行动。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建成日处理3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加快推进蚌埠北城新区垃圾燃烧发电项目。完成津浍、振亚华门和各乡镇文明菜市提升改造。规范城区门牌编码管理,设置门牌10688个。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

优化城镇协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启动建设创业佳苑二期、汉兴佳苑等安居工程项目。畅通内连外通的城乡交通布局,优化延长城乡公交路线。完成G344(固蚌高速东出口至蚌固一级公路段)、湖沟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S418刘集至九湾段、陈渡至王庄段改建项目。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加快建设电商物流产业园、大成1.5万吨冷库等冷链物流体系。创建省级电商示范园区1个,培育省级网销额千万企业2家。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6家、限上商业企业15家以上,实现服务业增速11%

聚焦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新建、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5.8万亩,发展优质专用粮食90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165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2.8亿斤。坚持以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为引领,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创建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2家,加快推进大成食品二期、鹏欣百万头生猪屠宰及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建成数字农业工厂6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5个。大力实施“158”行动计划,重点培育1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以上。

改善农村宜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6个,完成改厕6000户,创建省级粪污资源化利用和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启动实施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75公里农村公路安全提升工程、106公里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工程,推进水电路气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动态实现农村危房清零。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汉兴之地、胜利之城品牌知名度,持续推动垓下遗址景区4A级创建,培育特色美食村1个,打造乡村旅游双微改造提升点30个。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提升扶贫项目资产和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成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145个。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小田并大田等改革,土地流转率59%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46%。高质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70个,农民合作社60个。深入推行一组一会制度,促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作用,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

聚焦人民至上、共创共享,迈出民生增进新步伐。

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财政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以上,开发见习岗位等350个以上。完成新一中搬迁,建成投用三中西校区、育红路幼儿园等9个学校,推进职教中心提升改造、三里湾中学、何集路小学、4所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医疗药品资源储备,落实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提升健康保障能力。建成投用新马桥等乡镇卫生院,完成任桥、王庄省级卫生乡镇创建,争创省级健康促进县。新增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46个以上,加快推进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南城区医疗康养中心一期建设。优化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服务保障体系,力争全省双拥模范县十连冠。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县图书馆争创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七个一标准化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超50%

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加快两高存量项目转型升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环境质量PM2.5平均浓度40.2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0.2%以上。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完成省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建设,提升浍河岸线环境质量,国省控断面及县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控制在类标准以上。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持续巩固危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全面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完成造林1300亩,森林抚育9000亩,新建农田林网3万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9个。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抓早抓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各项工作。强化初信初访和积案化解力度,确保信访件数量只减不增。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及救援训练基地,提升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整合各类矛盾调解中心,全面建成乡镇一站式信访超市。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力争全省平安县十二连冠

聚焦作风转变、环境优化,厚植跨越发展新优势。

建设政治坚定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以政府的政治坚定切实推动中央及省市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建设阳光法治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和行政执法监督,确保政府决策经得起法治考量、历史检验。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公信力。严格落实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以政府法治的阳光高效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开公正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深化政府系统效能建设,强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让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实干者实惠成为鲜明导向。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企业为中心开展服务保障,切实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坚持将心比心,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以实干担当推动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始终把人民作为最大靠山,把民心作为最大政治,把民生作为最大责任,用政府坚定不移的执行力赢得全县群众的满意度

建设清正廉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相关要求,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精文简会、基层减负。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精准性,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项目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环节监管和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以政府的紧日子保企业的稳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历史画卷,始终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华章,始终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冲劲、闯劲和拼劲,戮力同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奋勇争先,为全面建设发展质量更高、经济实力更强、城乡共进更美、文化特色更显、生态底色更亮、民生福祉更优的现代化美好固镇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四个一工作机制(P2

在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中,实施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

 

2.投资赛马激励(P2

根据《安徽省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2022)》,按季考核分市分行业投资运行情况,在全省实施的一种激励机制。投资赛马指标主要聚焦投资规模扩大、重点项目实施两个方面,重点考核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投资额占全省比重)、增速,以及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新开工项目、投资进度、总投资超10亿元非房地产重大项目等。

 

3.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P2

政府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联合创设的,以融资为主要目的、以政策性金融为支持工具、以中长期贷款为支持内容、以信托为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为标的、以投资收益和现金流为保障、以风险补偿为特征的新型融资工具。

 

4.六大工程(P3

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优化工程、环保安全设施提标工程、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工程、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工程、产城融合创新工程、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六大工程。

 

5.一核、三廊、双环、四区(P4

我县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一核是县城旅游核;三廊是浍河-澥河生态景观廊、京京古道固镇段、沱河文化休闲廊;双环是环城游憩带、全域旅游环;四区是中部城市休闲区、东部文化体验区、南部乡村度假区、北部红色研学区。

 

6.“亩均论英雄改革(P5

是安徽省2022年新推出的亩均论英雄改革,主要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围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我县依据省、市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设置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单位能耗营业收入3项评价指标,对工业企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依据综合评价得分高低排序,将企业分档归类,分为A(优先发展类)、B(鼓励提升类)、C(规范转型类)、D(调控帮扶类)四个等次。根据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实施差别化政策,鼓励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倒逼效益低下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7.标准地(P5

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基本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8.大托管(P5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托管农户土地,各类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分工协作,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9.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P5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允许土地所有权人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个人使用。

 

10.专精特新小巨人”“冠军企业(P5

分别在国家级和省级层面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征,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工业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

11.一楼一策(P5

县城建主管部门为解决恒大集团在我县开发的房地产遗留问题,采取代建代持、强化资金监管、加大资金筹措、容缺办理等措施,对每一栋楼实行单独的策略,以确保房地产项目保质保量按时交付。

 

12.“两强一增行动(P6

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两强是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一增是增加农民收入。即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3.一村一品(P6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14.一述两评三议事(P6

一述即由村党组织书记述职;两评即对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采取上评下、下评上两种方式进行评议;三议事即围绕三农方面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由乡镇包村干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干部,以及党员和村民代表等三方面人员进行民主议事。

 

15.三治融合(P7

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16.“三公里就业圈(P8

以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主要解决社区内小微企业招工难、招工渠道不畅等问题,促进社区内因照顾家庭等原因难以外出就业的劳动者就近就地实现就业。

 

17.两降两升(P9

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

 

18.“工招园机制(P9

工招园是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园区建设的简称。是蚌埠市针对过去经济发展各领域沟通衔接不畅等问题,进一步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方法,一体推进客商帮招、项目帮办、企业帮扶的具体举措。工招园机制的建立,把服务覆盖到了招商洽谈、签约落地、项目建设、竣工达产、政策兑现等企业发展的各环节,形成了企业和项目从招到办再到帮扶的全周期闭环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招商、项目、企业、园区等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19.三重一大(P9

三重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一大是大额资金使用。

 

20.十大提升行动(P14

党建引领提升行动、城市建设提升行动、双招双引提升行动、园区发展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提升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平台发展提升行动、文化旅游提升行动、民生实事提升行动、平安固镇提升行动十大提升行动。

 

21.“提质扩量增效行动(P14

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提质是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扩量是扩大制造业发展总量;增效是增强制造业发展效益。

 

22.“六个一目标(P15

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个地标性产业项目,组建一个产业联盟,牵手一个产业内有实力、有影响力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一个园中园,培育一个五年内上市公司,打造一个战新产业集群。

 

23.“1+N”基金(P15

“1”是政府出资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即母基金;“N”是根据政府产业布局需求,由母基金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多个子基金。

 

24.城市口袋公园(P17

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10000平方米之间小游园、小微绿地等的统称。

 

25.“六无六净标准(P18

六无是无废弃堆积物、无果皮纸屑、无建筑垃圾、无泼洒油污、无污泥积水、无人畜粪便;六净是商铺门前净、人行道净、树穴净、窨井口净、绿化带净、路牙石根净。

 

26.“158”行动计划(P19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即围绕全省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中药材、油茶、土特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创建,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基地稳固、加工提档升级、销售渠道畅通。力争到2025年,每个县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500个;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000亿元。

 

27.“三变改革(P19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28.“七个一标准化村级文化服务中心(P20

具备一个1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一个9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含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含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

 

29.信访超市(P21

改革乡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依托综治中心,整合综治、司法、信访、民政、调解等力量集中办公,群众所有诉求只进信访超市一扇门就可以一站式解决。


 

 

 

 

 

 

 

 

 

 

 

 

 

 

 

 

 

 

 

 

 

 

 

 

 

 

 

 

 

 

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2212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