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文化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3-02-10 11:08 来源: 固镇县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一、 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全县文化旅游工作坚持以县委县政府既定部署为根本遵循,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依托固镇县独特的生态资源及历史文化禀赋,紧紧抓住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好机遇和大众旅游、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楚汉文化游、自然生态游、乡村休闲游于一体的、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性休闲度假目的地。十三五全文化旅游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整体数量、规模和效益有实质性进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持。

旅游贡献率明显提升。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力推进的原则,将旅游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王庄花生、徐郢草莓、湖沟烧饼、老任桥牛肉、连城黑花生、刘集粉丝、濠城虞美金丝皇菊、农粮驿站等旅游商品带动农业休闲旅游发展,取得良好经济效益。2019实现旅游总收入21.68亿元,增长25.2%,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接待国内游客 74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78万人次。

文旅产业体系明显优化。十三五期间,我县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注重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等文旅产业。以垓下遗址为依托,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垓下遗址成功创建了AAA级景区。启动推进固镇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初步形成了以垓下遗址景区、谷阳城遗址公园、许慎文化公园等文化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一心两带三区的旅游发展格局。一心:固镇城区;两带:S101旅游服务经济发展带,沿浍滨水景观带,三区:城南文化体验区、濠城历史体验区、生态农业休闲区。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三五以来,固镇县大力推进垓下遗址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完成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景观大道、垓下遗址展示馆等部分景点建设。加快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提升改造、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优秀旅游乡镇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持续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重点指导连城禹庙村、新马桥胡洼村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垓下遗址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谷阳城遗址公园内亚洲最大单体樱花园盛大开放。目前,全县共有A级景区3个,其中3A级旅游景区2个,2A级旅游景区1。省级优秀旅游乡镇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8家。省级三星级农家乐5家,全县星级饭店(宾馆)1省四星级旅行社1

文旅融合成效明显提升过去五年,固镇县成功举办香雪梨花节、新马桥牡丹节、谷阳城樱花节、濠城虞美人节、禹庙荷花节、濠城菊花节等文旅节庆活动。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2个省级非遗项目(独杆轿、垓下民间传说)、11个市级非遗项目(舞龙、舞狮、花车、旱船、跑驴、独杆轿、民间文学、湖沟烧饼、皮影等)、44个县级非遗项目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推出四月芳菲、春游固镇四花齐放的旅游精品线路,编印了《乐游固镇》《固镇县旅游线路》拍摄了《中国影像方志·固镇篇》,举办了“垓下古城及汉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安徽固镇垓下风情”摄影作品展等宣传推介,垓下遗址景区、谷阳城樱花园、许慎文化公园、集东遗址、津蒲铁路固镇火车站旧址固镇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在皖北地区小有名气,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乡村休闲旅游持续发展,垓下遗址历史遗迹研学游、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桥东少数民族风情游、湖沟知音文化、书法之乡、餐饮非遗游、新马桥胡洼闸、徐郢草莓采摘、香雪休闲度假游、王庄隔子沟桃园、五铺古驿道寻古踏青游等一批一镇一品乡村一日游旅游线路正在成熟发展。通过文旅融合,扩大了固镇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汉兴之地、胜利之城旅游品牌在皖北地区产生积极影响。

旅游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出台了《中共固镇县委固镇县人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固镇县乡村旅游扶贫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成立了固镇县促进旅游业发展领小组,成立了高规格的垓下遗址文物保护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共新(改)建厕所24座。健全A级旅游景区道路、步行道、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游客信息服务以及垃圾污水处理、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旅游停车位6个,新建旅游厕所12座,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旅游承载力和旅游品质大幅提升。

(二)发展环境与趋势研判

1.发展环境分析

形势机遇:十四五,全县文化和旅游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在新时代旅游发展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紧抓建设“文化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交通强国、健康中国”新机遇,立足于打造高特美强新固镇目标定位,紧抓大休闲、小康养、微度假旅游新局面和高铁新城建设新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转变发展方式,释放后劲潜力,破题文旅深度融合与旅游现代化,适应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战略机遇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文化和旅游业带来的新动力。

变量挑战:首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易格局、全球能源格局、全球金融体系、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等都在快速变化和深度调整之中,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其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将抑制投资增长,影响居民的收入和生活开支,也会影响旅游消费的增长;第三,疫情影响可能会延续到未来两三年甚至整个十四五时期,这对我县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2.趋势研判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县文化和旅游业将处在现代化的开启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品质化需求更加突出。随着小康社会的高水平全面建成,人民群众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二是融合化发展更加深入。不同产业的相互融合与跨界合作,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需求,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党中央作出了整合文化旅游部门职责的重大部署,重塑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格局,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日益理顺,文旅融合发展迎来了黄金期。旅游业是综合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和带动作用,旅游++旅游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发展。

三是智慧化应用更加广泛。当前和十四五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及产业革命爆发期。数字化技术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疫情令全球加速进入全面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新基建投资的日益攀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四是分众化消费更加明显。大众对旅游的需求从单纯的旅游度假逐步转入对高质量旅游体验,旅游即生活”“城市即旅游理念深入人心,旅游方式逐渐打破旅行社、酒店、景区传统模式,自助游、自驾游、定制游等将成为主要的出游方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旅游消费将呈现游客分散化、团队小型化、旅游错峰化等新趋势。

(三)存在短板分析

全县文化和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质量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我县文化旅游产品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可看性弱、体验感不足的问题。以垓下景区为代表的核心文旅产品均存在保护、限制开发的共性,新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薄弱,部分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造价低,档次低,缺乏创意和吸引力,竞争力不强,文化资源呈现方式亟需创新。十四五期间固镇县亟需将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特色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是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全县全域旅游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资源和产品还未实现串珠成链,形成合力;旅游产业与新经济、科技、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度需进一步提升。

三是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我县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为滞后,特别是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人民群众对文化场所、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等设施的多元需求与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不相适应。十四五期间,全县亟需推进城乡全域接待体系、服务体系、文化休闲体系升级。

四是文化旅游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当前,全县存在着文化旅游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青黄不接等问题。文旅融合的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在推进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储备不足,导致新型文化遗产管理、展览馆衍生产品开发经营、传统村落及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经营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难以满足文旅产业发展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在新时代旅游发展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紧抓建设“文化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交通强国、健康中国”新机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的有利条件,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旅游发展新态势,注重转型升级、扩大开放,推进旅游和文化深度融合,优化文化旅游产品结构,着力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积极发挥旅游在两山理念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助力“十四五”文化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高特美强新固镇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域发展。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大公园来谋划布局,以品质驱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探索文化遗址景区化新路子,打造文化旅游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和试验田,为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树立标杆,提供样本

2.坚持文旅融合。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科技、林业、水利、交通、商业、金融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广度融合,全面拓展固镇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空间。

3.坚持主客共享。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突出旅游惠民,注重游客和居民双满意,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文化旅游业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产业。

4.坚持开放合作。实现县域内资源有机整合,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积极推动跨区域旅游合作,构筑现代营销体系,大力拓展远程市场,全面提升旅游竞争力与区域影响力。

(三)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和到2035年远景目标

2025年,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加强现代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深化文化旅游发展内涵,创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积极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努力建成现代化旅游经济强县,使固镇县文化旅游业各项主要指标走在全市前列,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长三角著名、国内知名的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是奋力成为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的服务产业。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布局更加优化,产品体系更加健全,文化旅游产业链更加完善。遗址旅游、智慧旅游、研学旅游、低空旅游运动休闲等新兴旅业态快速发展,一批现代旅企业脱颖而出。 

二是奋力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性产业。全县文化旅游业成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导性产业。

是奋力成为新时代高特美强新固镇窗口产业。区域旅游发展更加协调,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产品内涵与品质明显提升,文化旅游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一大批在全市具有示范意义和竞争优势的文旅产品、文旅线路、文旅企业,保持旅游经济中高速增长,主要旅游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四是奋力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产业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交通更为便捷,带薪休假制度有效落实,旅游诚信经营全面推行,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旅游环境更加优美,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印象更加深入人心,居民与游客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2035年,文化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产业规模、核心竞争力、综合效益迈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达到新高度,广泛形成全域旅游绿色发展方式,成为文化旅游现代化创新示范县,国内外知名的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1:固镇县文化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指标内容

2020

(预估值)

2025

(目标值)

规模指标

住宿单位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万人次)

1.78

2.5

效益指标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

21.68

30

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5%

质量指标

过夜游客人均消费

-

1000

旅游满意度

90%

95%

品牌指标

4A级旅游景区(家)

0

1

3A级旅游景区(家)

2

3

三、发展布局

推动发展战略与空间基底有机统一、空间战略与要素配置有效衔接,以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发展模式致力于全域化空间重组、要素重置、产业重整和功能重构,串珠成链,加快构建一城发力、一核拓展、三带示范、全域美丽发展布局形成与高特美强新固镇相匹配的文化旅游发展新图景。

(一)一城发力

按景区城的要求全面提升固镇中心城区旅游服务设施和接待体系,坚持产城融合、景城融合发展理念,把汉文化植入城市建设,加快谷阳遗址公园、非遗小镇、固镇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推进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美食体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建设,大力发展城区夜间旅游,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枢纽区、景城融合示范区和文旅消费集聚区。

(二)一核拓展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垓下遗址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打造“遗址+旅游固镇样本,开展大遗址保护片区申报,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非遗项目进景区加快景区数字化、品质化、体验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做亮研学游、文化创意、演艺娱乐业态,力争升级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固镇融入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窗口全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积极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三)三带示范

遗址群落魅力带。整合伯牙墓遗址、霸王城遗址、南城孜遗址、集东遗址等优质遗址文化景区及湖沟镇红色印记,深入挖掘遗址群落文化基因,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遗址群落景区化发展模式,建设以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为特色的遗址群落魅力带。

农文旅融合示范带以打造中国式乡村度假为主导,锚定自驾、自助客群,依托北部规模高效主导产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及规模化原生态自然乡村,梳理整合优质村庄,推进提升景区村建设探索皖北平原型乡村度假、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等改革试点,倡导绿色消费,打造高品位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生活实验区

滨水休闲游憩带依托浍河、怀洪新河两河汇流区优质生态基底及湿地资源,成沿浍河、怀洪新河的沿岸景观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沿河滨水绿道建设,开发亲水旅游项目,依托沿线连城禹庙村、新马桥胡洼村、刘集夹河村等优质乡村,打造以水上运动、湿地休闲、康养度假为特色的滨水休闲游憩带。

(四)全域美丽

重点抓好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全域化扩面,注重全区域统筹、全领域互动、全要素利用、全产业链接,整合全县水湖河田资源,全力推进中心城区景区化、遗址公园景区化、乡村景区化工程,精心打造3-4汉韵旅游精品线路,成为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

“十四五”固镇县旅游发展布局图

四、 重点任务

(一)搭建重大平台

1.共建长三角“汉文化”大旅游圈

联合上海、浙江、江苏联合举办长三角汉文化论坛,并争取将固镇作为永久会址。联动徐州、西安,打造汉文化名城之旅。依托大汶口遗址,联动杭州良渚,打造高铁良渚文化之旅高质量打造胜利之城文化旅游区深入挖掘垓下汉文化良渚文化基因,采取生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景区形态、基础配套设施与解说系统,积极推进景区数字化、智慧化生态化,大力开发汉文化良渚文化主题旅游文创产品借鉴杭州宋城“文化+演艺”发展模式引入专业团队精心打造一台世界级的垓下之战大型数字演艺节目,引爆长三角市场。争取2021“胜利之城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AAAA级景区,成为全市遗址+旅游+文创发展样本,成为长三角汉文化创新发展示范区

2.高水平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把整个固镇县作为一个大景区”“大公园来精心打造,大力推进景城景镇景村建设,让汉文化植入城市建设的每个细节,实现景城融合。着力构筑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名村,做强做亮文化研学游、乡村休闲、农业体验、工业旅游,精心打造多条连接县内外景点主题精品线路,进一步增强固镇县在长三角的显示度,成为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争取到2021年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5年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实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五固工程

1.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固魂工程。深入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全力打造固镇十大文化旅游金名片”(详见专栏1),打响新固镇文旅IP全力推进垓下景区、谷阳城景区、非遗小镇等文旅标志性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皖北汉文化基因展示中心构建在长三角有显示度和影响力的属于固镇的文化大符号。

专栏1 重点打造十大固镇文化旅游IP

1.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实现垓下大汶口文化IP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和产业链条,不断丰富大汶口文化在文化消费和文化制造领域的产品供给,培育形成体现垓下大汶口文化特色的IP品牌文化系列产品,扩大垓下大汶口文化传播影响力,充分提升中华民族的自信和内涵。

2.垓下之战。挖掘“垓下之战”文化底蕴、做强“垓下之战”品牌,实施垓下特色小镇建设、举办垓下风筝节、“楚汉杯”象棋大赛、“十面埋伏”琵琶大赛等节庆活动,编排一台大型实景演绎,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汉文化的古今穿越。作为固镇乃至全省重要的演艺产业输出品牌,成为各地新时期的文化地标。

3.许慎(说文解字)。依托许慎文化园,集结经典教育、汉字文化研学、文物保护等分层次多架构知识产权体系,彰显出固镇独特的品牌文化内涵。

4.谷阳樱花。固镇乃汉文化起源地,有亚洲最大的樱花园,瞄准樱花衍生品,种下的是樱花,卖的是“樱花+”美丽经济,打造一个属于中国樱花的文化IP,让樱花成为固镇美丽经济新名片,拉动乡村振兴和创新农文旅发展,实现品牌溢价。

5.谷阳生态非遗小镇。推出代言人“谷阳谷主“,并以授权合作的模式,联手企业,探索跨界联合,共同开发IP。

6.独杆轿。以固镇“独杆轿”省级非遗项目为试点,整合固镇深厚的非遗和文物资源,串起古今人文风貌,品读非遗地道固镇味,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7.楚风美食。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放心消费,做精任桥牛肉、湖沟烧饼、濠城八大碗等流传美食,开发神不走猪蹄、仲兴羊肉等美食品牌,有效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楚风美食文化,提升固镇旅游美食产业。

8.印象高山流水。围绕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出台特色演艺主题活动,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结合、数字与文旅融合的新思路。

9.中国书法之乡。把书法文化融入新文创经济、新媒体传播等新事业上来。

10.皖北乡村。打造集生态度假、田园康养、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中国高度、皖北风格、固镇特色的皖北乡村度假旅游目的地。

2.实施遗址公园景区化固特工程。系统梳理区域内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资源,以垓下遗址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为试点探索遗址公园景区化的固镇模式,将谷阳城遗址、南城孜和集东遗址、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文化遗址考古公园群建设成为集中连片、串连成线的,融城与址、研与教、游与憩、文与旅于一体的文化遗址考古公园群保护利用示范区。

专栏2 遗址公园景区化工程

打响跟着考古去旅游品牌,围绕遗址公园景区化发展模式,聚焦考古旅游、亲子旅游、研学旅游等市场客群,高标准编制垓下遗址、谷阳城遗址、霸王城遗址、伯牙墓遗址、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等遗址景区化专项规划,优化其功能分区及总体布局。通过资源整合及文化挖掘明确遗址的旅游总体定位及产品谱系,创新数字文旅产品的融合,扩大旅游新供给。以景区化打造的手法,进一步完善遗址公园群旅游配套设施,从硬件、软件、服务、文化特色、IP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3.实施全域景镇景村工程。坚持从乡村观光到乡村生活、乡村度假转变,全面提升乡镇乡村环境品质,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力争到2025年,固镇全县实现省级优秀旅游乡镇全覆盖。着力推进全县闲置农房创新利用大力引导发展民宿业,打响“汉韵”主题民宿品牌。推广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乡村运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果蔬采摘、农事体验、创意农业,做强农家乐和民宿经济,探索“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区+农场+民宿”和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实现乡村绿色生态和百姓增收致富共赢发展,让百姓有更大获得感、幸福感

4.实施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工程。一是交通+旅游为理念,重点推动高速服务站、旅游码头、通景公路、旅游装备制造等交旅融合项目建设。重点发展高度人性化、现代化、美丽化的自驾车、旅居车旅游。推动一批自驾旅游基地和自驾车旅游服务区建设,规划自驾、自助旅游交通产品,鼓励发展自驾车旅居车租赁产业,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二是实施文化场馆景点化工程。做好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分馆文化与环境品位提档工作,以数字化、景观化打造理念,借鉴故宫博物院、卢浮宫博物馆古老与现代连接的创新发展思路,将文化符号融入到空间、建筑、景观、标识及VI体系,使三馆成为一道独具固镇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

专栏3 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固强工程

实施旅游景区与京沪高铁、京沪铁路、宁洛高速等交通干线连接线“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所有旅游景区、度假区、体验区具备3 级以上公路通达条件。优化交通枢纽与景区间公交班线,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包车客运、汽车租赁和旅游公共交通。将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旅游标识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建设,在车站和AA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建设旅游咨询中心。引导景区加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供水供电、信息网络、应急救援、安保消防、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到2025年,在全县范围推出3条以上精品自驾游线路,不断提升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不同等级的风景道体系,通过增加临时停车点、观景设施,清理限高通行障碍,完善旅游交通和营地标识等举措,完善道路系统旅游功能;推动一批自驾旅游基地和自驾车旅游服务区建设,出台细化的营地土地利用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营地建设;强化营地的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建设,加快自驾游呼叫中心和紧急救援基地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将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纳入营地服务范围鼓励开展自驾游主题展览、比赛、节庆等地方性节事活动培育一批自驾游和营地连锁品牌企业,规划自驾、自助旅游交通产品,鼓励开展异地还车业务,鼓励私人旅居车闲时共享,提升自驾车旅居车租赁服务,发展自驾车旅居车租赁产业。

做好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分馆文化与环境品位提档工作,把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公共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完成县--村三级文博馆VI系统整体形象提升,挖掘汉文化基因,融入到环文博馆道路、绿化景观、建筑、夜景照明、休憩设施、标识系统等风貌提升,丰富公共文化休闲场所,增设步道、文化主题广场等。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建成特色文旅示范项目,打造一系列文化主题创新体验活动、创新文化展览、创新文旅商品,组织群众与游客共同参与的讲座、沙龙和教育培训活动,以接触知识、学习技能、体验文化。

5.实施汉文化”IP固牌工程。通过基因解码工程和文旅融合IP工程,深度整合全县各地特色旅游、非遗资源,串联A级景区、风情小镇、特色乡村、生态农业、文旅+”产业示范基地等主要明珠,培育精品线路。打响四季固镇节庆品牌,全力推进汉兴之地、胜利之城特色IP固牌提质。

专栏4 汉韵精品线路策划

1.“千年梦寻”文博古迹之旅。五铺古驿道——垓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垓下之战汉兴文化园——谷阳城遗址公园、谷阳生态非遗小镇——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许慎文化公园——阳城遗址——霸王城遗址——十里伯牙墓遗址——南城孜遗址——集东遗址。

2.“田园乡愁”生态绿色之旅。谷阳城樱花园——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香雪度假村——新马桥湖洼闸风景区——徐郢草莓采摘——王庄隔子沟桃园——张家湖湿地——濠城虞美人。

3.“说文解字”研学亲子之旅。固镇县大数据运营中心——垓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谷阳城遗址公园——谷阳生态非遗小镇——楚汉步行街——许慎文化公园——湖沟知音文化和书法之乡。

4.“不忘初心”红色印记之旅。湖沟红色印记——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和侵华日军水牢。

5.天津方言寻根之旅。王庄五铺——新马桥仁和集——连城董庙——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楚汉步行街——城关镇潥涧——任桥桥东。

6.“产旅融合”都市产业之旅。连城工业游——聚乳酸产品产业园——生物新材料基地——绿色建筑产业园。

(三)打造高竞争力的特色旅游板块,扩大旅游新供给

充分用好固镇优质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运用数字化、AIVR、互联网等多种技术积极对接市场消费需求,借助产业融合,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游客能欣赏、体验、购买的文旅产品和服务,通过遗址+乡村”“演艺+文化” “工业+研学” “生态+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固镇县十大重点文旅产业,构筑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专栏5 十四五重点旅游产业规划

1.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坚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对接,推动乡村旅游由乡村观光向乡村体验、乡村创业乡村休闲度假转变,积极探索未来乡村旅游模式,努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固镇样本。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皖北乡村”特色品牌,推出“非遗进乡村”“非遗进民宿”“非遗进农场”工程,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水平,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乡旅客栈、自驾露营、户外运动和养老养生等项目。积极引导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探索景区+村庄”“小镇+村庄”“民宿+村庄”“村庄+村庄和田园综合体等形式。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公司+村集体+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管理模式。

2.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创新农业旅游业态,以田园、果园、菜园、林园、古村落、特色乡村等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着力培育景观+文化”大地艺术农业多形式多途径鼓励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3.做精做亮研学旅游。依托垓下景区、谷阳非遗小镇及湖沟红色旅游等优质文旅资源,深挖汉文化底蕴、做强汉文化品牌,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汉文化的古今穿越,深化提升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全县中小学研学旅行计划,推动建立适合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研学旅行产品体系,建设一批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配套完善、服务规范、安全有序的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示范基地。打造跟着考古去旅游系列研学体验产品,建设一批古遗址文化旅游目的地,将研学的功能镶嵌在景区提升的每个环节,成为我市及皖北地区研学旅行的典范。

   4.扶持发展工业旅游。依托聚乳酸、维生素两大世界级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采取“工业+旅游”“工业研发进乡村”先进发展方式,大力引导发展新型工业旅游,让世界级产业进入乡村,丰富工业旅游业态,全力拓展旅游产业空间,提升旅游体验方式。

   5.着力推进演艺旅游。依托十面埋伏”“高山流水固镇独有的文化元素,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一流旅游演艺经营主体与相关企业,全力打造世界级垓下之战大型演艺节目,同时打造3-4台优质小型主题演艺秀。

6.推动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主动顺应自驾游快速的增长趋势,到2025年,在全县范围推出3条以上精品自驾游线路。不断提升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不同等级的风景道体系,通过增加临时停车点、观景设施,清理限高通行障碍,完善旅游交通和营地标识等举措,完善道路系统旅游功能;推动一批自驾旅游基地和自驾车旅游服务区建设,出台细化的营地土地利用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营地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将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纳入营地服务范围,鼓励开展自驾游主题展览、比赛、节庆等地方性节事活动。鼓励发展自驾车旅居车租赁产业。

8.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充分挖掘湖沟红色遗址、遗存、遗迹,把革命足迹和革命精神融入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打造一批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推出1-2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升我县红色旅游整体发展水平。

8. 创新培育低空旅游。加快推进固镇县通用机场建设,十四五期间培育打造航空特色小镇,积极融入长三角低空旅游布局力争在通航旅游全产业链构建、航空小镇综合体模式探索、航空文化传播、重大赛事活动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积极争取改革完善低空空域管制等相关政策,研究出台简化低空航行器通行申报、证照管理、租赁管理等政策制度,确保企业和个人愿意买、方便租、飞起来。加快构建产学研游一体的航空旅游体系,以科普研学游为导向,以极限体验产品为依托,开发航空旅游+航空教育研学旅游产品,深入挖掘航空航天文化,打造全国知名的通航旅游IP

9.积极发展康养旅游。顺应后疫情时代的形势变化,准确把握游客对康养旅游产品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固镇县生态、农业中医药等资源优势和成熟的业态体系,推出乡村康养、滨水康养、湿地康养等一系列生态康养新型业态,积极探索养生、养心的康养旅游模式。借鉴长三角先进地区发展模式针对长三角老年人群的养生需求,开发建设一批休闲度假型、农事体验型和康复疗养型老年养生基地

10.促进夜间旅游。提高夜间旅游消费供给能力和质量,培育夜间旅游消费新热点,探索形成夜间旅游固镇模式。积极发展城区、小镇、乡村夜游,推出水上夜游产品培育夜间演艺、夜间公园、城市夜场灯光秀、24小时书店、特色风情街、美食网红店、文创集市等夜间经济业态,集聚夜游、夜购、夜演、夜娱、夜宵、夜读、夜展等夜间消费活动。精心策划组织一批小而精的地方戏曲、非遗表演、音乐、读书会等文化休闲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级的夜间消费需求。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夜间开放,鼓励开发遗址公园奇妙夜夜间体验项目。重点组织创作一批旅游实景演艺,推动文化演艺进景区,打造白天观景、夜晚看剧全天候旅游体验。实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优化交通线路设置,延长夜间运营时间。到2025年,固镇县成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四)实施三个“重大计划”

1.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实施文化和旅游产业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梯度培育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培育2家龙头企业、3家成长型企业、10家小微企业。积极引进1-2家国际饭店业50强、国内旅游集团20强品牌落户我。支持非旅游企业资本转型投资旅游业,建设、改造城市大型旅游休闲街区,建设高品质旅游度假区,投资生产、生活型乡村休闲农场。支持文创、电商等企业研制、生产和批发经营旅游商品。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对较好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进行扶持。

2.实施2.5天游政策计划。鼓励弹性作息,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全区旅游景区对周五下午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给予门票半价优惠以及交通费、住宿费减免等优惠措施。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可按规定采购旅游相关服务。探索建立旅游消费贷款制度,推动旅游消费活力释放。

3.实施现代旅游营销计划。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对客源市场进一步细分。坚持深耕拓展周边市场,重点突破中程市场,吸引远程市场。主动对接长三角市场,深入宣传固镇县文化旅游。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加强政府、旅游行业、媒体等紧密合作,组合传统与新媒体、公众与行业媒体、信息与电商媒体,形成旅游营销媒体体系。

专栏6 双循环背景下客源地市场营销计划

1)实施精准营销。有针对性地吸引外省(市)游客进入我旅游。立足固镇县蚌埠本地市场深耕长三角客源市场,重点突破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程客源市场,拓展北京、天津、广东等远程客源市场。

2)推行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模式。通过政府和企业互动,探索自主营销与合作营销、委托营销、代理营销相结合的多元营销模式,多渠道强化在国内客源地市场营销。

3)加大营销力度。学习成都苏州模式向长三角及其它区域发布固镇县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机会清单持续组团赴重点旅游客源地营销,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及高铁等运输工具开展旅游营销。加强与国内大型旅游线上运营商合作,加快建立和完善固镇县旅游品牌专区。

 


附件1:固镇县“十四五”重大文旅项目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和内容

建设地点

起止年限

总投资

1

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提升

位于固镇县南城区,总占地面积39.9亩,集散中心包括新建住宿、餐饮和会议综合性高标准综合楼一座。

南城区

2021.1-2025.12

 

42000

2

汉文化交流展示中心

项目位于固镇烟库旧址规划皖北汉文化基因展示中心构建在长三角有显示度和影响力的属于固镇的文化大符号

固镇烟库

2021.1-2022.12

20000

3

垓下遗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项目位于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居,占地3700亩,建筑面积200000平方米,以垓下遗址的积极保护、合理展示和适度利用为理念,完善遗址公园的参访体系建设。主要建设垓下遗址观光区、楚汉历史文化体验区、现代休闲度假区、景区入口服务区。

濠城镇垓下村居

2019.9- 2024.9

180000

4

全域旅游项目

项目意向投资约30亿元,计划以垓下遗址为重点结合固镇县历史文化资源,通过IP品牌形象塑造、文创商品焕新及文创产品落地来实现文创三驱并进,着力把固镇县打造成皖北全域旅游新景点,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均游客约100万,年均门票收入2亿元

固镇县全域

2021.1-2025.12

300000

5

谷阳生态非遗小镇项目

项目位于浍河以南、环谷阳城遗址公园周边,策划为“六村一长廊”,即花海谷阳村、非遗展演村、亲子乐园村、生态宜居村、度假休闲村。

谷阳城遗址公园周边

2020.8-2023.12

330000

6

生态文旅小镇项目

占地441亩,主要建设高品质住宅、精品酒店、医疗康养等于一体的固镇生态文旅小镇项目,并对许慎文化公园进行改造提升。

许慎文化公园周边

2021.1-2025.12

 

7

大型休闲主体乐园项目

由山西省乐华恒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建设休闲游乐、生态养生度假、高端商务休闲、绿色住所四大功能板块。

蚌埠城新区

2023.1-2025.12

800000

8

谷阳城遗址公园旅游功能完善项目

谷阳城遗址公园旅游功能建设。

谷阳城遗址公园

2021.01-2022.12

20000

9

固镇县城乡公共文化提升工程项目

建设及提升固镇县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游客接待中心建设。

固镇县城乡

2021.1-2025.12

20000

10

垓下遗址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依托垓下遗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按4A级景区标准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功能,丰富业态。

垓下遗址周边

2021

44000

11

“胜利之城”演艺项目

采取“生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景区形态、基础配套设施与解说系统,积极推进景区数字化、智慧化、生态化,大力开发汉文化主题旅游创意产品。借鉴杭州宋城“文化+演艺”发展模式,引入专业团队精心打造一台世界级的垓下之战大型数字演艺节目。

垓下遗址周边

2024.1-2025.12

招商

12

“印象高山流水” 演艺项目

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结合、数字与文旅融合的新思路,围绕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出台特色演艺主题活动。

湖沟镇

2023.1-2025.12

招商

13

特色民宿

推进全县闲置农房创新利用,大力引导发展民宿业,打响“汉韵”主题民宿品牌,精心培育10家特色民宿,探索“景区+村庄”“公园+村庄”“农场+村庄”和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

全县范围

2021.1-2025.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