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关情况
近年来,固镇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取得扎实成效。
一、举措与成效
(一)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落实情况。根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定和实际情况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固镇县各部门制定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进行清理。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平竞争审查前置程序,对以县政府名义出台的涉及经济主体政策文件、协议等做到应审尽审,截至目前已审查政策文件65件。
(二)着力强化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落实情况。完善信用信息标准,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我县累计引导注册信易贷平台企业8224家,位于全市第二,入驻比例15.56%,位于全市第一。在“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专项治理工作中,率先完成台账清零。开展失信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指导工作,制定并实施了《固镇县市场监管局关于在市场监管系统推广开展“两书同送”工作机制的通知》及《固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两书同送告知修复制度(试行)》。截至目前,我县“两书同送”共送达27份《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率达到100%;指导40户企业移出异常名录;帮助4户个体工商户回复正常经营;帮助3户企业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帮助4户企业在信用中国完成信用修复。
(三)着力加快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落实情况。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汽车充电桩5000台,今年以来新建充电桩150台。
(四)着力加快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落实情况。我县出台《固镇县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2.0版)》,持续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和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评价。实行“标准地”出让、“双停企业”处置、清理低效用地齐推进,全面推行开发区“标准地”制度,实现园区工业用地100%“标准地”供应。2023年上半年完成“标准地”供地120.24亩;处置“双停企业”1家,盘活闲置低效土地30.7亩。强力推进数据资源工作,成立加快建设“数字固镇”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数据归集共享的实施方案》(固政秘〔2022〕54号),同时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不断推动数据由资源向要素转化。强化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印发实施《固镇县县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暂行办法》,加强系统基础设施集约整合。
(五)着力加快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落实情况。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畅通12315诉求渠道,严格办理程序,妥善处置各类消费投诉举报,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12315平台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共计974起,其中投诉834起、举报140起,均按期办结,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着力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落实情况。
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依据《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方案》决定自2023年3月起至10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鼓励相关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举报垄断违法行为线索。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整治查处网络直播虚假宣传、查处商业贿赂违法行为,加强企业商业信誉保护。截至目前办理反不正当竞争案件5件,其中网络刷单炒信案件1件,混淆案件4件。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是公平竞争审查重视不够。个别单位主动审查意识不强,负责审核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导致“谁起草、谁审查”的原则不能完全落实到位。二是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专业化执法能力和手段仍需进一步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查办力度不够,案件类型较为单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近期举措》,主动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势下推动工作,切实履行地方主体责任,主动纠治全县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做好自查清理整改和典型案例收集上报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市层面部署的各项工作在我县落地见效。
一是进一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围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市场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网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是着力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对于取消审批、备案和告知承诺的事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深做实“双随机一公开”,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把信息共享到国家、省平台。
三是加大成员单位督查力度。加强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督查,对各成员单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不留私情及时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