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固镇县2023年财政决算和2024年财政预算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10 08:33 来源: 固镇县财政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2024731在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李敬志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向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报告固镇县2023年财政决算和2024年财政预算上半年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县要求,认真落实县十三届人大次会议及其常委会决议。抢抓经济发展机遇,奋力争先,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绩效考核运用,提升预算管理水平,聚焦民生福祉,坚守“三保”底线,支持做好风险防范持续保障全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县财政决算情况较好

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017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1%,比上年决算数增收3595万元,增长2.2%。其中:县本级收入59990万元、县经济开发区收入38023万元、乡镇收入72159万元。分部门情况:税务部门完成102084万元财政部门完成68088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849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5%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537681万元,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形成财力17017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0763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4156万元、上年结余3657万元、调入资金665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400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50829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849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38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994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72万元年终预算结转2938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478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2.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123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情况。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228876万元(含债券资金安排支出1079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支出98184万元。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总计282927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8478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693万元、上年结22256万元调入资金1241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49771万元。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272057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228876万元、调出资金13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1881万元年终基金预算结余1087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情况。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2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情况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万元,其中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52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523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万元、上年结余68万元。

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523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万元、调出资金42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终结余42万元。

)政府债务情况。截止2023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87678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5622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720563万元。2023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87816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5754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720616万元债务严格控制在限额以内。

)转移支付情况。一是一般转移支付收入266011万元,其中:体制补助收入、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等112607万元,重点用于全县三保支出;其他主要是教育支出13482万元、社和就业支出22854万元、医疗卫生支出5971万元、农林水支出6614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257万元。二是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1627万元,主要用于节能环保2047万元、农林26436万元、交通运输2156万元、住房保障3608万元等。

)预备费使用情况。2023年县本级安排预备费2800万元,当年未发生支出,结余2800万元平衡预算。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2023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发现预算编制与管理、非税收入管理、预算执行三个方面5问题3个已整改,2个正在整改。已整改的是:部分预算单位房租收入未及时缴入财政非税账户、预算管理系统人员信息未及时更新、部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支付比例低。正在整改的是:部分预算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未纳入预算、采购预算管理不规范。

二、落实人大审查决议情况

2023年,围绕县委决策部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统筹安排预算资金,筑牢兜实三保底线,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县十三届人大次会议有关决议得到全面贯彻。

源头管控守住三保底线。三保支出属于重中之重,全力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千方百计兜住三保底线。预算编制阶段,优先保障三保预算,应编尽编,做好三保财力保障。预算执行阶段,要求各预算单位每月10日之前将本月保工资预算指标全部录入支付系统,确保每月15日之前将各项工资全部发放到位,各类社保缴存完成。在库款调度方面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将财政三保支出纳入财政预算优先顺序,确保三保资金足额到位,夯实三保底线。全年投入三保支出26.5亿元。

(二)重点领域投入不断增强。落实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全年教育支出12.32亿元,同比增加1.17亿元,增长10.5%。科技支出3.05亿元,同比增加1.95亿元,增长177.3%。全年安排直达资金11亿元,促进惠企利民资金直达到人惠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坚持财政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全年财政民生支出40.06亿元。支持办好50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实稳就业政策,加大稳岗拓岗保就业力度,拨付就业补助资金0.25亿元。落实困难群体救助政策,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39亿元。保障暖民心行动,拨付0.29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筹集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22亿元,其中县级配套0.27亿元。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63.5亿元批复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169个,投资概算0.25亿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新增退减缓免税费2.8亿元,其中办理留抵退税1.84亿元;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及时办理扶持企业发展资金,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加大惠企政策兑现力度,精准高效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各类经营主体,有效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兑付产业扶持政策资金 0.34亿元其中免申即享项目资金0.16亿元。

(三)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推进县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有效防止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资产流失。结合我县重大项目建设需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化转型发展方向,推进政府平台公司整合升级,推动县经开区3政府平台公司重组整合。优化政府投资方式,组建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完成基金投资1.7亿元,助推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壮大政府平台公司实力,摸排未注入资产96亿元,注资70亿元。同时,化解超限债务存量账,制定完成三年超限债务化债计划。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的监管力度,规范固定资产报废报损、有偿调拨、转让和变卖等行为,严格履行资产处置权限和报批程序,全县65家一级预算单位共发生4笔资产出租,15笔资产处置,涉及金额84万元。

(四)财政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对老年助餐点补助、天眼护家园雪亮工程、农村环卫市场化保洁等5个项目及1个部门进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出具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县级资金0.81亿元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医疗保障系统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有效提高医疗保障系统的财务管理水平。组织各单位2020年以来三公经费执行情况全面自查清理,收到自查问题统计表66份,发现相关问题4类,已督促整改落实。选取22家县直单位和4个乡镇,聚焦减税降费等9个方面开展检查,发现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等方面存在管理不完善情况,通报3个乡镇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政府债务管理持续强化完善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政府债务情况随政府预决算同步公开,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统筹各类化债资源,增强县级偿债能力,逐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按照隐性债务按计划化解的要求,认真落实全县债务化解工作方案,夯实债务化解责任,2023年偿还地方政府债本金81829万元、付息支出26056万元,除部分项目按规定展期外,其他债务按年度计划全部化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总部企业收入占比高,收入结构不优,可用财力少;二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减少,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压力大;三是部分专项债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等。审计结果表明,2023年全县预算执行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进行整改。

 

2024年财政预算上半年执行情况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625万元,占年预算54.2%较去年同期增收1114万元,增长1.1%,实现超序时目标7825万元,超序时4.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时间过半预期过半的目标其中:县本级收入34126万元,县经济开发区收入22418万元,乡镇收入43081万元。分部门情况:税务部门完成57622,较去年同期增长4.1%;财政部门完成4200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下降主要原因是县法检两院上划、棚改回迁安置结算差价收入来源减少,无土地指标调剂费等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49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支8627万元,增长3.6%。其中:教育支出6834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783万元,同比增长12.9%;科技支出3374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251万元,同比增长57%。农林水支出535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834万元,同比增长25.3%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46932万元,占年初预算30.3%较去年同期增收14105万元,增长4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6932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19676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支128146万元,增长186.7%增支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发行专项债安排支出106900万元,去年同期尚未发行安排支出,支出主要用于征地拆迁补偿、城市建设支出等。

(三)政府债务情况。上半年,我县实际政府债务余额97460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5706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817541万元。目前,省财政厅下达我县债务限额为98590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5838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827516万元。

上半年,我县到位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64083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56343万元,用于偿还2024年到期政府债券;新增一般债券资金84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新增专项债券106900万元,用于医疗卫生、学前教育、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14个项目建设。申报非标专项债券项目两批,获批入库3个,总投资95920万元,获批债券资金额度45000万元,用于文化旅游、供热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上半年主要财政工作

   (一)抓实财源建设,优化支出结构。超额完成收入预期。强化部门协作,加大对非税收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税源的排查与监控。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6亿元同比增长1.1%超序时进度4.2个百分点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抢抓政策窗口期,用好增发国债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增发国债项目33.9亿元争取专项债项目1410.69亿元,主要为医疗卫生、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项目。重点支出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财政民生支出21.78亿元。持续提升教育保障能力,教育支出同比增长12.9%。支持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支出同比增长57%。有效保障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农林水支出同比增长25.3%;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方面0.96亿元,占比20%

(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兑现惠企政策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兑现财政奖补资金0.41亿元,其中上级资金0.29亿元,县级配套资金0.12亿元落实考核任务。府采购方面,加强对采购主体的指导、监督和代理机构的考核,确保采购信息准确合法,流程规范;获得金融服务方面,“金融服务平台融资”和“小微企业获贷率”指标,督促银行通过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办理,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推进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发现违规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的2个问题并督促整改。

(三)强化底线思维,防范地方风险。防范三保风险。将财政三保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第一次序优先调度库款拨付,确保三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筑牢“三保”底线全县三保支出14.09亿元。防范债务风险。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偿还政府到期债券资金6.63亿元;督促债务单位按照年化解计划足额还款,上半年到期债务已全部化解。防范金融风险6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月活动,提醒群众“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非法集资陈案实行一案一策机制化解陈案1

(四)加强国资国企管理,壮大平台公司。推进整合升级。重组整合后我县一级政府平台公司3持续加大注资力度实行周调度,梳理资产清单,做到应注尽注。上半年注入资产32亿元,累计注资99亿元,有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健全监管制度制定出台《固镇县县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试行)》和《固镇县县属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平台公司效益增工资增,效益降工资降同向联动机制

     (五)扩大金融信贷投放,服务实体经济。全县各项贷款余额359.66亿元,较年初增36.25亿元,同比增长15.27%。存贷款余额759.43亿元同比增长12.28%完成辅导备案1家(丰原生物省区域性股权市场股改挂牌1家(江泰塑业)。新设立私募基金1支。政银担新增6.7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59%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问题和困难,受减税降费、主要税种下降新增补充税源潜力不足影响,稳收入压力持续加大;财政用于补齐公共卫生、教育等领域短板,保障“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增长,支持经济发展的财力明显不足,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增大;一些部门绩效观念和主体责任仍需加强,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

三、下半年财政工作安排 

当前做好财政工作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意义重大。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县十届人大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抓财力建设促社会发展。全力以赴增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深挖潜在税源财源,竭尽全力做优税质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加大欠税清缴,严防跑冒滴漏,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动态监控,确保主体税源稳定增长,依法依规做好清欠工作,强化零散和流动性税源征管确保税款足额入库,做大收入基数。合力争取上级资金。及时掌握国家、省市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找准政策结合点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交通、环保、水利等专项资金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常态化储备,推动抓紧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确保债券资金到位,项目即可启动。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优化财政性资金存放。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竭力培植涵养财源。围绕项目建设,加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支持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积极落实各类财税优惠、奖励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

(二)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坚决贯彻落实政府习惯过紧日子思想,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把资产配置、政府采购关口,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执行,严控预算追加,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年内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确需追加临时性、应急性的支出通过调剂部门现有预算解决。将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把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决压缩部门不合理、非必要支出预算,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一般性项目支出,对应由本单位正常履行职责的工作事项,严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变相增加财政开支。杜绝“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紧要处,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财政治理能力提质增效。“财政+第三方”的模式,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持续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照营商环境考核指标,查弱项、补短板,督促承办单位扛起主体责任完成县工投集团等主要平台公司主体信用AA评级实现全覆盖,推进中固集团等3家平台公司资产整合重组和业务拓展,优化资产配置,调整主营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增加企业现金流,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做好财会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实现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常态化推进财经纪律专项整治,抓实抓细问题整改落实,健全长效管理制度机制,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依托系统建设,做好预算执行预警监控,切实履行好财会监督责任

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按照国家三保保障范围和标准,完善三保支出预算编制和审核,加强库款运行监测,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三保”项目逐一标识确保“三保”标识实现预算编制、指标下达、预算执行、资金拨付全程贯通,实时掌握“三保”支出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筑牢兜实三保底线严禁各类违规举债行为,统筹各类资金足额偿还到期债务本息持续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增量,相关部门担起主体责任,落实化债计划。常态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排查活动,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积极配合、稳妥化解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全县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多重任务聚集,多元挑战并存。但我们坚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关心、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稳住经济大盘的财政各项政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坚定信心、加压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财政全年预期目标,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