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固镇县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一、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一是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园舍建设加快推进,2024年计划投资9500万元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强化园所规范管理,开展两项治理,名园办分园模式集团化办园,统筹兼顾城乡公民办园均衡发展。实施安心托幼行动、精准推进幼小衔接、开展“1+N”结对帮扶、无证园治理等积极推动全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二是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拓展义务教育资源,规范招生行为。完善城区小学招生办法,实行划片招生。出台大班额整治方案,起始年级消除大班额现象。推进集团化办学、小学共同体和教育联盟建设,推动资源共享和教学互动等工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和公平。
三是稳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按照新高考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升。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与中显公司合作。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并积极参加市、省职业技能大赛。顺利通过安徽省B类中职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利用3至5年时间争创安徽省A类中职学校,并与高校合作开展3+2模式培训专科层次人才。
四是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办法和措施,做好留守儿童数据学籍系统标注工作。以留守儿童之家为依托,扎实开展活动,全县5368名留守儿童得到关爱。严格落实“一人一案”工作要求,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612人,入学率达97.14%。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脱贫户子女不辍学、不失学。
五是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开展民办学校年检和防范化解风险工作,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5%之内,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稳步推进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公参民”治理工作。
六是稳步推进老年教育。制定并落实《2024年固镇县老有所学行动方案》,各老年学校(学习点)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艺术活动及科普、健康卫生、法治安全、防诈骗等知识宣传。积极开展“老有所学”宣传工作。通过中国乡村杂志、中乡网、安徽日报、蚌埠老干部网、固镇县人民政府网、固镇县老年远程教育网等进行宣传发布百余篇。通过乡镇广播、村居社区小喇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不间断开展宣传。利用电子屏、QQ群、微信群、横幅、PPT、美篇等形式开展宣传近万次(条)数。招聘特岗工作人员12人。督促各乡镇老年学校举办“敬老月”活动,宣传《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服务老年人6857人次,“智慧助老”进社区服务老年人1617人次,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参与老年人4679人次,普及健康知识服务老年人5263人次,媒体宣传报道21篇。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固镇工作站挂牌成立“固镇社区教育学院”。刘集镇老年学校选送的鼓舞《精忠报国》荣获省级优秀奖。推荐县老年大学王连荣老师为省老年大学系统优秀教师。推荐濠城镇老年学校邢波等4位同志为市级百姓学习之星。
二、五育并举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推进教育兴县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德育为首”的思想,把握思政教育工作规律,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全县评选并推荐市级三好学生144人,优秀学生干部41人,先进班集体66个。
二是积极组织参加和开展各级各类德育活动。组织“奋进新征程 做好接班人”第31届爱国主义读书活动,评出县级一等奖8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40名,荣获市级二等奖5名,三等奖3名,县立初级中学管俊博同学代表蚌埠市参加省赛获得三等奖;组织全县中小学校参加第3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市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省级一等奖1名,实验中学周兰保教师代表安徽省参加国赛获得二等奖;组织县第五小学烟库路校区参加蚌埠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并将代表蚌埠市参加省级比赛荣获2个省级三等奖。结合重大节庆、传统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真开展全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操和坚强的精神意志。
三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全县青少年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工作,校级一周一赛、片区每季度一次、县级足球联赛5月份举行,全县中小学校58支队伍参赛,参赛运动员1000余人。积极举办全县2024年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参赛队伍61支,参赛队员1000余人、积极开展全县中小学乒乓球联赛,参赛队伍56支,参赛运动员500余人、积极举办体质挑战赛、书法挑战赛、艺术挑战赛共计20余场次,参加比赛学生1500余人。各校举办春季运动会48场,秋季运动会45场,校园文化节28场。积极参与全市戏曲专项展演活动,分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并推选优秀节目参与省级戏曲专项展演,分获一等奖2个,三等奖2个。积极参与全市中小学师生合唱节,分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积极参与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分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积极开展全县中小学艺术作品评选活动,共计参与作品495幅,其中获市级一等奖21幅,推选全省第八届小艺展作品共7个。积极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3场次。积极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做好“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世界肺结核病日”宣传工作活动,坚持做好学校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校卫生室管理工作。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监管学校配餐,全县100%学校食堂完成“阳光餐饮+互联网”。开展96所学校视力监测工作。
四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
2人被授予新时代“蚌埠好少年”。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共组织戏曲进校园8场次。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端午系列活动。继续做好安徽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1所学校荣获安徽省文明校园。弘扬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开展固镇县中小学经典诵读视频比赛,全面推进书法、戏曲、诗词、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三、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教师招考力度。2024年,我县招录中小学编内教师367名;通过“校园招聘”、面向社会招聘方式,为我县两所省级示范高中引进优秀教育人才15名;持续贯彻实施《固镇县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试行)》,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07名优秀退休教师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落实固镇县“情系谷阳”人才回归工程,引进11名在外优秀教师回乡,到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多渠道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二是加强校干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落实《关于深化教体系统选人用人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持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配足配齐学校党组织书记和行政领导。执行《固镇县教体系统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任用办法》,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持续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使用力度。
三是加强教师资源整合。落实《固镇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实施方案》,全面推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405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完成“双向选择、逐级聘用”。落实《固镇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固镇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交流支教管理办法》,下发《关于做好固镇县2024-2025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轮岗交流工作的通知》,鼓励教师通过支教、“跑教”等形式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共285名教师参加新学年度轮岗交流。
四是加强教师培训管理。积极开展教师线上线下培训,落实年度国培、省培、市培、县级自主培训项目,开展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全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各学科学业指导研修班、科学教师专题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等,做到乡村教师培训全覆盖,并将中职中小学教师培训纳入民生工程。把校园长培训放在突出位置,设立中小学校园长深度研修、高级研修班等培训项目,助力校干专业成长。实施中小学在职教师全员培训,确保教师培训全覆盖,为教师职业发展赋能。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组织中小学优秀年轻干部到江浙沪的教育先进县市挂职锻炼。
五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转发《蚌埠市教育局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法治教育工作的通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警示教育,加大专项治理。制定《2024年暑期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行为,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查实违规有偿补课1起。树立师德榜样,推评全国模范教师 1人、安徽省优秀教师3人、蚌埠市优秀教师48人、蚌埠市红烛先锋14人、蚌埠市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11人、蚌埠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蚌埠市“优秀班主任”109人,固镇县“优秀班主任”233人,固镇县优秀教师245人、固镇县青年骨干教师243人、固镇县红烛先锋30人、固镇县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30人、固镇县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5人。强化师德考评,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一票否决。
四、不断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引进知名教育品牌,积极引进江浙沪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设立分校、整体托管、协作帮扶等方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江苏苏派、淮北龙华等知名品牌落户我县。毛钽厂实验中学区域影响力已经凸显,江苏苏派教育集团投资建设蚌埠北城汉兴学校办学成效也较为显著。深化固镇余姚9所学校教育深度融合,职业学校托管上海中思慧学教育集团。组织参加长三角地区中小学联合教研活动,共建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平台。
二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针对生源极少的小规模学校,在切实做好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坚决防止因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的同时,有序进行撤并整合,2024年撤并学校12所。
三是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小学共同体建设,提高实效。继续推进学前教育阶段名园办分园模式集团化办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联盟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和公平。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乡镇优质教育资源。
四是加快新优质学校和省、市一类园创建工作。以市级新优质学校创建为抓手,以强基础、重管理、提质量、创特色为重点,开展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跨越。继续开展省、市级一类园创建工作,2024年固镇县实验幼儿园恒大分园、固镇县韬林浍河欣城幼儿园、仲兴乡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市级一类园,实验幼儿园东风分园成功创建蚌埠市特优园。
五是“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坚持压总量、控时间、提质量,对作业量超标、作业难度超标、机械惩罚性作业进行常态化督查,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考试的有关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开展课后服务,受益学生75500余人。强化数字化赋能增效,智慧课堂授课97.3万次,课堂互动参与率达97.60%,农村娃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县城优质教育资源。充分依托“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联合监管213家校外培训机构,聘请103名同志为县级校外培训特约监督员,22个包保督查组围绕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重点地段开展常态化督查,实现监管全覆盖。
五、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召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总结会、高三四次质检反馈会,强化教学质量集中监测。加强教学视导工作,做到了视导全覆盖,教研员全年听课1061节。高考成绩更加突出,2024年高考普通文化特控线(一本)达线1327人,本科达线2608人,特控线(一本)达线率、本科达线率及万人比均位居全市前列,在985、211名校录取上实现新突破。中考成绩持续三县领先。
二是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做好教师的国培工作和“新教材新课标”全员培训工作。组织1014名中青年教师参加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网上研修学习活动。加强对2023年立项39个课题进行全面督导。组织部分高三和九年级教师参加了高考中考研讨会,组织六年级、九年级、高三毕业年级所有学科举行县级示范课,形成毕业班复课基本模式。加强片区教研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片区教研活动。组织部分学科教师参加蚌埠市中小学教师优质课比赛,成绩优秀,获奖教师59人,其中市一等奖4人。组织参加蚌埠市“四赛”岗位研修,获奖教师84人,其中3人获得蚌埠市“教坛新星”、1人获评省“教坛新星”,2人获得蚌埠市“学科骨干教师”称号。编辑出版2024年度《固镇教研》2期。
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一是扎实做好教育民生工程工作。围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解决好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难以满足需求问题,推进学前教育促进工程进展,其中建成幼儿园3所,投资9500万元,可提供学位1260个;50项民生实事困难学生资助目标任务不少于4757人次,我县实际完成11017人次,完成目标任务231.6%。幼儿园资助734人,已资助904人。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工作,通过动态监测、监督监管等措施确保全县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91所100%提供课后服务。
二是做好学生资助全覆盖工作。落实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规定享受资助。制定《关于做好固镇县2024-2025学年度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固镇县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发《全国资助管理中心致初中、高中毕业生一封信》15000份,《致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封信》20000份,伏羊节”活动期间制作学生资助展板,发放学生资助明白纸5000份。
幼儿资助1624人次,发放资金97.44万元;义务教育资助825.34375万元,17347人次困难学生享受资助;普高学国家助学金4532人次,发放资金453.45万元,普高免学费1369人次,拨付资金89.55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435人次,发放资金43.65万元,中职免学费3057人次,发放资金458.55万元;新型城镇化(四保四免)共资助69人,发放资金9.065万元。
雨露计划补放2023年秋季第二批61人14.55万元;发放2024年春季学期786人118.5万元;2024年秋季780人117.6万元;滋蕙计划发放资金7.05万元,解决111位建档立卡脱贫学生大学上学的路费问题;补发2023年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科178人89万元。
办理助贷款2268.52万元,解决1714位贫困大学生上学问题;回收到期贷款336笔215.1456万元;发放创业固镇助学贷款代偿资金1人1万元。
全面落实“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标准最高档、项目可叠加、结果可查询”的工作要求,确保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无遗漏,享受最高档。
七、推进教育督导切实发挥作用
一是做好2023年度市对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迎查工作。根据蚌埠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2023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的通知》,认真分析研判,做好任务分解,按时完成了佐证材料上报,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做好上年度问题整改工作。
二是做好2024年度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质量评估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对获得办学质量综合评估15家先进单位及专项评估68家先进单位颁发奖牌予以表彰。修改完善并印发《固镇县2024年度目标考核方案》。
三是继续做好专项督导及经常性督导工作。做好2024年度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市级复评反馈存在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2024年秋季学期责任督学重点工作内容的通知》,重点对学校基本情况、校园安全(含食品安全)、“双减”、心理健康、防欺凌防暴力、运动与体质、信息化、城乡一体化、师德师风等方面,扎实开展督导,督查结果上报教育部督导系统。
四是做好固镇县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成立固镇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固镇县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统一印制200套《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工作手册》《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现场操作手册》《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抽样系统操作手册》。组织人员参加省级视频培训会,进行县级动员会,召开操作程序与工作规范培训会,顺利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五是做好县域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成立固镇县县域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召开5次创建工作推进会,开展督查三轮,到校督查320人次,九月份通过市级评估,十月份通过省级评估。
八、提升教育保障能力
一是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落实教育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在校学生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落实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或生均财政拨款政策,并足额及时拨付到位。2024年共争取各类教育体育专项资金2.47亿元(不含各类债券),其中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29亿元(中央资金0.95亿元,省级资金0.34亿元)。各类专项资金的投入,有效提高了教育保障水平,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024年1-10月份财政教育支出104385万元,与2023年同期103652万元相比,增长0.71%。与2023年决算数序时进度102668万元相比,增长1718万元,增幅10.29%。达到同比增长和序时进度增长要求。
二是落实好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教育基建项目39个,总建设面积137037平方米,总投资2.39261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提供2860个学位。截至目前,2024年第一批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已基本竣工,第二批项目已完成招标,将于近期开工。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濠城中学项目已完工,连站中学综合楼正在进行四层浇筑施工,预计年底前主体完工。新马桥路幼儿园和濠城中心幼儿园已交付使用。杨庙镇全民健身中心已竣工,正在组织开展消防验收。何集路小学(特教学校)正在主体施工,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施工。
三是推进智慧教育发展。抓好智慧课堂常规管理,采取“每周一统计,每月一通报”的考核方式,推动智慧课堂深度应用,智慧课堂开课率均达100%及以上,完成学期任务目标。为提升智慧课堂的应用效果,开展了中小学智慧大阅读活动,开展了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开展了“数据驱动因材施教”优质课评比活动,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课件、微课、视频等系列评比活动,上报优秀作品30件,获得市级一等奖6件。参与“徽师成长计划”系列培训和信息素养提升实践等培训活动150余人次。组织开展第四届“智慧课堂达人”培训,提升了我县新教师对智慧教育和学科教学的认识。
四是加强教育装备监管。扎实开展中小学校服采购监管工作,审核29所学校校服采购备案。开展2024年度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共评审70件作品,推荐两件作品参加省评,县示范幼儿园和刘集中心幼儿园分获省一等奖和省二等奖。通过统一招标,完成全县19所学校危化品废弃物处置工作,常态化开展实验室使用及危化品废弃物检查监督工作。圆满完成2024年中考理化试验考试和信息技术操作考试。
五是加大教育宣传工作力度。扎实做好系统内宣传工作,刊发《教育宣传信息业务季度专报》3期。开展教体系统宣传信息先进集体、优秀信息员评选表彰工作,共评选表彰18个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24名优秀信息员。加强与中安在线、《蚌埠日报》等知名媒体的沟通联系,省级以上媒体采用948篇,其中63篇稿件在学习强国、安徽新闻网、安徽教育网等发布。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政务信息考核工作,1篇被省委办公厅采用,15篇被县委《固镇情况》采用。
六是不断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以创建市、县级“平安校园”为契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多位一体、完整有效的安全制度建设体系。为全面落实校园安全防范标准各项要求,年初,分别在消防、交通、食品卫生、防溺水、防电信诈骗、防校园欺凌霸凌、普法工作等方面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本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及职责。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上半年,全县校园安全工作始终保持良好态势。
1.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在县道交联的统一高度下,加强对师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各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集体宣誓签名活动、校园广播、 微信公众号、班级工作群等多种渠道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普及交通安全常识。通过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与学生监护人签订《学生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联系,及时提醒和督促学生家长落实学生上下学期间及离校时段的监护责任。2024年度召开交通安全专题会议两次,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小手拉大手教育活动,印发宣传资料7万份。开展交通安全专题讲座154次,法治副校长、公安交警进校园进行交通安全专题讲座46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对涉生交通事故学校下发督办函3份。
2.加大消防安全基础设施设备投入。以消防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校园消防安全工作,2024年3月,邀请消防安全教育专家、高级工程师邵学民在固镇二中为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幼儿看护点、校外培训机构、托育机构300余名分管安全负责同志开展全系统消防安全管理专题培训。2024年,全系统投入资金230万元。增设和维修消防栓12个,更换灭火器1236只,增配240只,消防水袋380米,消防沙箱30个。印发消防宣传册3.8万册,举行消防演练453场。
3.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修订应急预案97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97个,增加储备应急物资24万元。开展火灾、地震应急疏散演练260场次。
4.全力防范溺水安全事故。4月份及时启动今年的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各校都做到了早宣传、早部署、早发现、早治理。严格落实“十个一”的工作要求,把防溺水的工作做细做实。开展集中宣传教育532次,印发了《致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和防溺水宣传资料16.5万份,发放防溺水宣传手环2000余个。召开家长会236次,悬挂横幅标语260幅,52块LED电子屏全天流动播放警示标语,举行防溺水知识竞赛97校次,排查隐患水域1286处,建立了防溺水重点水域和重点人群台账。召开全县防溺水专题会议3次,联合公安、应急、水利等成员单位开展防溺水专题检查督导5次。整改安全隐患56处。下发督查通报5期。
5.加大学校普法工作力度。在依法治县办的工作指导下,依托固镇县第三中学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坚守思想品德课和道德与法治课这个主阵地,辅以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LED显示屏、国旗下的讲话、法治讲座、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强化中小学的法治教育。从公、检、法、司等部门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法律工作者建成固镇县教育系统150人的法治副校长人才库,目前我县所有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法治副校长每年到校开展形式丰富的法治教育不少于4课时,各校定期邀请“法治进校园”开展普法、反电诈、反邪教、防欺凌等主题的法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增强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能力,努力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各校共举办法治讲座165场次,集中宣传86校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九届“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获得市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4项,固镇县教育局获评优秀组织奖。
6.有效遏制校园欺凌霸凌。进一步加大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师德教育,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纠纷,做好心理疏导。全县中小学根据公安部、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学生欺凌防范处置工作指引》进一步完善学校防欺凌工作制度,今年9月份,县教育局统一制作全县97所中小学校的欺凌防治公示牌,在各校校园显著位置张贴。各校定期排查和化解学生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已化解162起,进行问题学生心理疏导495次。同时持续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加强重要区域和时段巡防,提升校园欺凌防控能力。
7.认真组织考试安全工作。为确保今年高考、中考、高二学业考试、初三体育考试、理化实验考试等考试安全工作。在充分做好预案的基础上,把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责任人。同时县相关职能部门大力配合,审验各类考试学生乘用车辆364辆次,审核驾驶员160人次,检查宾馆19家,餐馆14家,对学生吃、住、行的安全和考点的安全给予大力保障。
8.全力抓好平安校园建设。在县平安办的指导下,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把未成年人保护、反邪教、扫黑除恶、法治宣传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维护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为固镇县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注重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治理,加强护学岗建设,斥资350万元配齐配强学校安保队伍。
9.全面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今年以来,县教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积极配合县禁毒办创建“禁毒示范县”,今年4月份,教育局从新华书店统一订购了禁毒知识教育读本1465本,耗资2.77万元,全县各中小学校创建校园禁毒角45处,实现了禁毒教育大纲、计划、师资、课时、教材“五落实”。各校(园)通过LED屏幕播放禁毒宣传标语230次,悬挂禁毒横幅24条,开设毒品预防教育课240余节,创作禁毒主题绘画作品3600余幅、手抄报500余幅,黑板报300余版,发放禁毒宣传资料10000多份,受教育人群达2万余人,取得良好效果。举办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专题会,邀请禁毒干警、法治副校长为师生们开设讲座20余次;组织参加蚌埠市中小学教师禁毒宣传教育课件评比活动。各学校还将禁毒宣传教育融入法治教育课、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等课程中,保证每月不低于2次集中宣传教育,切实落实禁毒教育有教材、有计划、有大纲、有师资、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