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体育工作总结
2024-2025学年度,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体育工作围绕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学年度体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本学年度,学校体育教研组以新课标为导向,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到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优化。在课程设置上,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构建阶梯式课程体系:七年级以基础体能训练和兴趣培养为主,引入跳绳、趣味田径等项目;八年级侧重技能提升,开设篮球、足球等专项课程;九年级则结合中考体育项目,开展针对性训练。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如橄榄球、手球等现代健身项目,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教学手段革新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体育教师运用视频编辑软件,将复杂的运动技术动作拆解成慢动作视频,并配以语音讲解,制作成教学资源包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例如在篮球三步上篮教学中,通过视频展示不同角度的动作细节,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动作要领。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定期组织体育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共开展 8 次校内教学研讨,涵盖新课标解读、教学案例分享、课堂观摩等内容。教师们围绕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趣味性”“中考体育项目训练策略” 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 “分层教学法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游戏化教学在球类课程中的实践” 等多个优秀教学成果,有力促进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为落实 “阳光体育” 活动要求,学校构建了 “大课间 + 课外体育活动 + 体育赛事” 三位一体的活动体系。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了整齐划一的跑操,还精心设计了特色活动环节。如每周一、三开展集体跳绳,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花样跳绳展示;每周二、四组织趣味游戏,包括 “两人三足”“接力运球” 等项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本学年,学校组织了多场大型体育赛事和小型趣味竞赛。秋季田径运动会上,设置了 100 米、跳远、铅球等多个项目,全校 200 余名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打破 3 项校运会纪录;球类联赛吸引了 30 多个班级参赛,篮球、足球赛事精彩纷呈,学生们在赛场上展现出良好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还开展了班级拔河比赛、乒乓球擂台赛等小型活动,参与学生达 3000 余人次。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较上学年有了明显提升,在全县体质健康抽测中名列前茅。
三、强化课余训练管理,竞赛成绩再创新高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课余训练工作,组建了田径、篮球、足球、橄榄球、手球等多个专业训练队。为确保训练效果,体育教研组根据各项目特点和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采用 “基础训练 + 专项提升 + 模拟比赛” 相结合的模式,注重运动员的体能、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田径队每天清晨进行耐力训练,下午针对不同项目进行专项技术练习;篮球队每周安排两次战术配合训练和一次实战演练。
体育教师们不辞辛劳,牺牲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工作中。在 2024 年固镇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运动员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扎实的训练成果,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包揽了多个项目的冠亚军;在县级中学生篮球联赛中,我校篮球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男女子季军的好成绩;在县乒乓球比赛中,我校乒乓球队以出色的表现夺得初高中组男女子团体季军,七年级的武依依同学在与高三体育特长生的决赛中,展现了我校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获得女子组亚军,虽败犹荣。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校体育课余训练的成果,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四、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始终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 “走出去 + 请进来 + 校内研” 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平台。本学年度,共有 6 名体育教师参加了省级体育教学技能培训、市级体育新课程标准培训等活动,教师们带回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分享交流。
校内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和竞赛活动,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公开课、优质课评比,鼓励教师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在县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多名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教学设计,荣获一二等奖。此外,学校还邀请体育教育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为教师答疑解惑,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本学年度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体育设施老化严重,操场塑胶跑道出现开裂、球类场地破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和训练需求;二是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还不够,分层教学的实施还不够精准,未能充分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重文化成绩轻体育锻炼的现象,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
六、改进措施与未来展望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将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首先,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计划在下一学年度对操场塑胶跑道、球类场地进行全面维修和更新,同时购置一批新型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运动条件。其次,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深入推进分层教学,通过学生体质和技能测试,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最后,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渠道,加强对体育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开展亲子体育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未来,我校将继续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不断创新体育工作思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