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美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6-13 11:05 来源: 固镇县实验中学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2024-2025学年度,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美育教育方针政策,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为核心,立足学校实际与固镇县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探索美育工作新路径,构建了多元化、特色化的美育体系。经过一学年的实践与努力,学校美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本学年度美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化美育课程体系,筑牢美育根基

(一)完善课程设置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每周各安排1课时。同时,结合固镇县地方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美育课程。在音乐课程中融入垓下民歌、花鼓灯音乐等元素,让学生感受本土音乐的独特魅力;美术课程增设垓下剪纸、沱湖渔家画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地方传统艺术。此外,还开设了书法、舞蹈、戏剧等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美育学习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为提升美育课堂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垓下民歌的视频,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美术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组织学生开展“家乡的美”主题创作项目,学生通过实地采风、收集素材,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将固镇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呈现在作品中。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频、视频、动画等融入教学,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三)强化课程评价

学校建立了多元化的美育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在美术课程评价中,学生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阐述创作思路和体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互评,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进行全面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

二、丰富美育实践活动,提升美育实效

(一)校内美育活动精彩纷呈

艺术社团活动: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美术社、书法社等多个艺术社团,每周定期开展活动。合唱团排练了多首垓下民歌合唱作品,在校园艺术节上精彩亮相;舞蹈队将花鼓灯舞蹈元素融入现代舞蹈中,创编出具有特色的舞蹈节目;美术社和书法社的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墙的设计与绘制,用画笔装点校园。艺术社团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校园艺术节:本学年,学校成功举办了校园艺术节,活动涵盖歌唱比赛、舞蹈比赛、绘画展览、书法比赛等多个项目。艺术节期间,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共收到各类艺术作品200余件,举办演出活动3场。校园艺术节的举办,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主题美育活动:学校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美育活动。在春节前夕,组织学生写春联、剪窗花;在国庆节期间,举办“我爱祖国”主题绘画展览;在端午节开展“粽情端午”手工制作活动等。通过这些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校外美育实践拓展视野

文化场馆参观学习:学校组织学生到固镇县博物馆、文化馆、樱花园等文化场馆参观学习。在博物馆里,学生了解固镇的历史文化变迁;在文化馆欣赏非遗艺术表演;在美术馆参观各类艺术展览。通过参观学习,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艺术展演与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县、市级艺术展演活动,与其他学校进行艺术交流。在2025年固镇县中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选送的戏曲舞蹈粉墨春秋》、合唱《下白雨》、钢琴与古筝合奏的《诀别书》等节目获得一致好评,均荣获一等奖;在市级艺术交流活动中,我校学生与其他学校的艺术爱好者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升了艺术水平。

三、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保障美育质量

(一)充实师资力量

学校通过公开招聘、内部调配等方式,充实美育师资队伍。本学年,新招聘音乐、美术专业教师2名,进一步优化了师资结构。同时,邀请固镇县本地的非遗传承人、艺术家担任校外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开展艺术讲座和实践指导,为学生带来更专业、更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技能。

(二)开展教师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美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本学年度,共组织教师参加省级美育教师培训2次、市级培训4次,校内开展美育教学研讨活动6次。培训内容涵盖新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方法创新、艺术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通过培训,教师们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艺术素养。在县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2名教师荣获一等奖。

(三)促进教师教研

鼓励美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以研促教。学校成立了美育教研小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案例研讨活动。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深入探索美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美育教学质量。

四、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学生审美素养显著提高

通过一学年的美育教育实践,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所学艺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和表达。在各类艺术比赛和活动中,学生表现出色,共获得县级以上艺术奖项100余项。

(二)美育特色初步形成

学校依托固镇县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校本美育课程和开展的特色美育活动,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美育模式,学校的美育工作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里处处可见学生的艺术作品,艺术表演活动精彩纷呈,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美育资源整合不足

虽然学校在美育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资源整合方面还存在不足。校内美育设施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功能教室的使用效率不高;与校外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的合作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整合社会优质美育资源。

(二)美育课程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

目前,学校的美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鉴赏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美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美育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评价指标不够具体、明确;评价方式虽然多样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评价过程不够规范、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准确的问题。此外,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还不够健全,未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六、改进措施与未来展望

(一)加强美育资源整合

加大对美育设施设备的投入,完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排练厅等功能教室的建设,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整合社会优质美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例如,邀请专业艺术团体到校举办演出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培训和交流活动等。

(二)深化美育课程改革

组织教师深入研究美育课程标准,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优化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开发具有挑战性和拓展性的课程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加强跨学科融合,将美育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完善美育评价体系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美育评价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规范评价过程,加强对评价人员的培训,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建立健全评价结果反馈和运用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家长和教师,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校的美育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探索建立学生美育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美育学习过程和成果。

未来,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将继续以提升学生美育素养为目标,不断深化美育教育改革,创新美育工作模式,丰富美育教育内容,提高美育教育质量,努力打造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美育品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