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简介

发布时间:2024-03-27 16:37来源: 固镇县疾控中心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固镇县疾控中心成立于2006年10月。固镇县疾控中心是应用预防医学理论和相关技术开展各种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监测、评价、卫生检测检验、科研与培训相结合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遵循预防为主方针,应用预防医学理论和技术进行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改善卫生状况,增进公众健康的卫生事业单位;是预防医学领域内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机构,是科学技术部门。固镇县疾控中心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有关卫生规范和标准进行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参谋机构,是固镇县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中心。

我中心现拥有办公、培训、科研用房5000多平方米,恒温实验室600余平方米;配备有PCR生物安全实验室、原子吸收、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电子天平、高级显微镜、摄像机、计算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等大型检测检验设备。我中心现有职工32人,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5名。设有办公室、检验科、公共卫生科与急性传染病科、信息化科、结核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科、综合慢性病防治科等9个科室。先后荣获“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单位”、“安徽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蚌埠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蚌埠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固镇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先进集体”、“安徽省麻风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蚌埠市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蚌埠市传染病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科技成果先后获得“蚌埠市科技进步奖”二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固镇县疾控中心主要承担制定辖区内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规划、计划、组织并实施,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运行机制,指导、组织和调查处理全县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新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性卫生事件。开展对人群生存环境卫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和食品、职业、环境、学校卫生等卫生学监测与评价,并对全县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公害病、学生常见病及意外伤害等流行病学监测、分析,组织开展全县性的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拟订全市的消毒杀虫工作规划和技术措施,并开展其效果的监测和评价。承担全县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内设办公室、检验科、免疫规划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科、结核防治科、性病与艾滋病防治科等科室。

单位主要负责人: 陈青松主任,1970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1987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4645部队服役,在部队期间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一次、嘉奖三次。1991年12月进入固镇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先后担任结核病防治科科长、门诊部主任等职务。随着机构改革后,2006年6月分配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先后担任结核病防治科科长、中心党支部书记,现担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持疾控中心全面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先后获得蚌埠市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安徽省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予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蚌埠市十佳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2020年4月主持县疾控中心全面工作以来,中心先后获得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中心内设科室11个,其中:行政科室2个,办公室、行政科;业务科室9个,公共卫生科、健教科、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慢性病防治科、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结核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科、检验科、信息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提高,以及国家卫生规范、标准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管理的加强,我中心承担的相应检测检验任务也随之加重,检测的种类、数量也将不断扩大,检测的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理化实验室多次通过省市级碘缺乏病实验室的质控考核并取得碘盐和尿碘合格实验室称号。微生物和理化实验室还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实验室质控考核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可开展各类检测参数214个,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能够为社会提供科学的、公正的卫生检测服务。

地址:谷阳镇创业路与101省道交叉口路东固镇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四楼与五楼

邮编:233700

电话:0552-6012171

办公时间:8:00-12:00;14:30-17: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