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固镇县成立
日月如梭,转眼间固镇县成立至今已届四十五周年。在这四十五年中,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固镇县也由出名的穷县,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逐步赶上了兄弟县前进的步伐。每当我回忆起建县之初的工作和生活,心中仍激动不已。
一、 建县始末
一九六四年,宿县地委、专员公署,曾多次研究,鉴于宿县、灵璧、五河、怀远四县的结合部,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地势低洼,生产落后,为了加强领导,促进这一地区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拟新设固镇县。经省委、省政府报请国务院在一九六五年批准,同意安徽新建三个县,固镇县是其中之一。.
新建固镇县的总面积一千四百五十平方公里。含五河县刘集区、怀远县曹老集区、灵璧县固镇区和宿县任桥、湖沟区。总户数七万一千户,二十八万三千人(其中男十四万六千人,女十三万七千人,非农业人口万八千人)。总耕地面积一百二十二万九千亩,其中水田一万一千四百七十亩,早田一百二十一-万七千五百三十九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有耕地四亩七分。
新建县的区乡设置基本上保留原机构,全县共五区一镇、三十三个公社、二百六十九个生产大队、二千六百四十二个生产队。除县委设置五部一室外,县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设置三十九个。总编制一千七百八十六人,其中宿县四百零六名、灵璧县六百一十名、怀远三百三十八名、五河四百三十二名。
建县筹备工作,由顾季常、杨永亮等同志负责。正式组建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并行文任命。由方忠国、吴凌云、胡德文、顾季常、杨秀松、李树海、张秉忠七同志组成中共固镇县委,方忠国任书记,吴凌云任副书记;胡德文任县长,顾季常、杨永亮任副县长。专区和各县调入固镇县的同志七月一日前报到赴任,七月一日开始办公,并召开大会,宣布新县成立和各项任命。
二、主要工作
1、防汛救灾。正式办公的当天,全县境内普降喜雨。在此之前多月未能降雨,又值高温,农作物普遍受旱,地委召开抗旱会议布置抗旱夺丰收。会议未结束便开始落雨故而称之为喜雨。新县委的同志非常高兴,当即召开会议,决定动员县直机关干部、除留人值班外,全部到农村帮助群众抢栽红芋。书记县长亲自带头,干部群众情绪异常高涨。谁知不下则已,下又是暴雨倾盆。七月一日至三日,连续降雨达318.6毫米。二日一天降雨 218.3毫米,由大旱转眼而成洪涝。县内由北向南有四条穿境河道,沱河、浍河、澥河、淝河。由于上游雨量大,洪水抢占河槽,持续高水位行洪,浍河固镇闸水位达19. 55米,造成县内涝水排不出,沿浍河流一片汪洋,许多村庄被水包围。庄稼淹没,房屋泡倒,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新县成立伊始就面临严重考验。
七月六日,地委派副书记张有奇,专员郑淮舟带领十多位同志,到我县检查,帮助防汛工作,七日,我同他们一起乘渔船沿浍河查看灾情。出了县城镇东镇西全是水,看不到农作物,只有高梁穗子露出水面,在水中飘飘荡荡。被水包围的村庄,仍在加高护庄圩。当晚我们住在稿沟公社大何大队,召开了干群座谈会,一方面了解灾情,一方面请他们谈谈抗灾保收的打算。
七月份总降雨622.2毫米,占多年平均年降雨量近70%,占当年全年降雨量1190毫米的50%以上,灾情可想而知。粮食减产十分严重,我们召开了四干会,宣传上级生产救灾的方针、部署生产自救,稳定灾区群众情绪。上级党委和政府对我们新建县灾区群众极为关怀,支持回销粮五百五十四万斤,救济款十七万元。
为了帮助群众生产自救,并做好救济粮款的发放工作,县、区、社三级共抽出干部二百二十多名,深入灾区加强基层领导。采取查、访、比、靠、评、审等办法。步骤上一般是干部摸底,群众评议,公社审查,张榜公布,从而使救济粮款的发放避免了平均主义,达到发放合理,群众满意。九月份安排供应粮食293.75万斤,共4.37万户,10.34万人。十月份供应粮食227.24万斤,共3.88万户,14,93万人。
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安排好灾区人民生活,各地普遍在搞好三秋工作的同时,开展副业生产,如烧窑、编织、捕鱼、运输、砍草、铁木业油坊、磨坊等。全县投人副业的劳力一万多人。盈利九万五千三百七十五元。稿沟公社大何大队七个生产队,灾后开展副业生产,收人九千五百二十五元,人均收入十三元。湖沟区浍北公社平坊生产队,仅烧窑项十月收入二千八百元,每人合二十八元,这个队没要救济。
2、圈圩办电。在查灾的过程中,稿沟公社大何大队在座谈会上关于洼地保收的建议,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从大何大队回县以后,县委为此曾多次研究,又在四干会上征求意见,一致认为洼地圈圩建站是抗灾保收的好办法。尤其固镇县城若不筑圩,年年都有淹城的危险。县委决定发动全县各区抽出精干民工,帮助固镇筑圩。接着又筑了湖沟、浍北、杨庙、稿沟、九湾等10处圩。开挖大中小沟307条,完成土方四十四万立米,最高上工人数达二万三千人,使浍河在未根治前,圈圩内的农作物得以保收。
仅仅有圩,只能防止洪水倒灌,遇到洪涝并发庄稼同样受灾,这就要建站抽排。建排涝站要具备机械或者电源,建县之初,全县没有一处供电工程,只有曹老集有一处机械排灌站。当时地区的电力工程也是刚刚起步。其发展计划是先搞沿淮的电力排灌工程,然后是沿濉河的洼地排涝,再后才能考虑沿浍的工程。由于固镇是新建县,当年又受了大灾,灾后群众筑圩抗灾的劲头很大。因而上级部门首先结合沿浍圈圩建站,兴建了蔡桥至固镇35千伏变电所。固镇变电所的建成,不光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对发展工业和改善人民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秋收秋种。各区各公社都比往年提前动手,力争主动,在霜后两三天内已适时完成秋种任务,基本上消灭了晚茬麦,提高了播种质量。全县从九月中旬到十月下旬仅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七十三万三千六百亩的秋种任务。各区回报比一九六四年提前二十天到三十天左右,做到适时早播。
刘集区十七万亩秋种任务,从九月五日到十月十日即全面完成。仅用三十五天时间,比一九六四年提前了一个多月。任桥各个社队认真总结了以往工作被动、小麦播种晚减产的教训。一九六五年,早准备、早行动,抓住有利时机,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发动人拉犁六百多张,牲畜两千多具,突击进行秋耕秋种。在第一次四干会议期间( 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以前)已耕地七万多亩,占计划面积60%。
实际播种时间从九月八日(白露)起到十月十日(寒露后三天)止,仅有三十三天,就完成了十二万七千亩秋种任务,而且超额完成二千八百零七亩。
一九六五年秋种不仅一些劳动力强的地方动手早进度快,即使一些以往工作比较被动、生产条件较差、秋种进度缓慢的社队秋种也打了一场翻身仗。湖沟区瓦雕公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个公社土地多、劳力弱,以往年年种晚麦。一九六三年受灾秋种拖到小寒,晚麦面积占40%,结果有一千二百多亩晚麦基本无收。一九六四年秋种虽然情况好转了,晚麦而积仍占30% ;比早麦减产60% 以上。一九六五年,他们接受了这一教训,准备早、抓得紧、干劲大、行动快,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在十月初就全面完成了二万三千亩的秋种任务,秋分麦占70%左右。施肥面积达到85%,质量超过任何一年。该社单圩大队计划种麦一千九百亩,到十月上旬就超额完成三百多亩,每人平均种麦五亩半。
我们当时在强调适时早播的同时,根据往年经验,各地还本着因地制宜的精神,对不同肥力的地块和不同品种,合理安排了播种期。对集镇周围的肥地、庄户地、河湾地,一般都适当推迟了播种时间,以防头年小麦生产过旺,受冻减产。
一九六五年,固镇县在秋种中,既注意大力抓早抓快,又注意提高播种质量,克服了以往抓了质量,耽误季节,抓了季节又忽视质量的偏向。总之,一九六五年秋种质量,比往年有很大提高。
在秋收受淹后,全县实有各种作物四十七万三千亩。进人收割季节后,一般都做到熟一块,收一块,熟一亩,收一亩。有些作物由于品种混杂,成熟不一,各地都及时进行了间收、采摘,做到收净、打净、颗粒还家。
当时,固镇县的农作物中,山芋是大头,为了不抛撒一块山芋, 各区社都精细的收获,边起收,边切晒,许多社队还组织半劳力进行复查。
湖沟区瓦瞳公社在秋种基本结束之后,专门组织一套班子起山芋。全县二千六百亩春山芋十月中旬已起收结束,并就地切晒,入仓的山芋片有二十七万斤。
在秋收期间各地都认真选留了种子,单收单打、专仓保管。据当时统计,全县除红芋种外,选留了各种粮食作物种子一百三十六万九千斤,其中高粱种子五十二万多斤、玉米种十九万三千斤、黄豆种三十八万七千斤、谷种三万四千五百五十斤。
为了解决重灾地区缺种问题,各地采取以粮换种、余缺调剂等办法,解决了缺种的问题。国家以麦兑换社员和集体的玉米种十二万斤,兑换黄豆种九万斤。当时,全县有二百多个生产队开展了有代价的余缺调剂,共调剂山芋种八十万斤,其它种子十余万斤。到九六五年十月底统计,全县有五百四十五个生产队基本备足下一年的春夏作物种子。湖沟区浍北公社三十一个生产队,有十个队六五年秋受到严重灾害,缺山芋种五万二千斤。公社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组织三个轻灾大队进行有代价的支援,而重灾队则本着自力更生精神,先留自己的,不足部分再由验灾队支援解决。到十月底,这个公社种子余缺调剂已经落实。此外这个公社各个生产队还以粮换取豆种二万多斤。王周大队有四个生产队换社员豆种一千八百多斤基本解决了豆种不足的困难。
4、收晒干草。我们县委在做好三秋工作的同时,还大力发动群众收硒干草,为灾区牲畜备足越冬饲草。第一次四干会之后,各地抓住青草旺盛的有利时机,组织专业队,采取定任务、定劳力、定时间、定报酬的办法,突击收晒干草。
全县每天出动劳力八万人,从八月三十日到九月十日的十天内,就收晒干青草六百一十八万斤,日进度六十万斤以上。截至十月底,社队集体收晒一千四百零九万斤,机关学校收晒一百五十万斤,供销部门收购一百七十万斤。全县原报缺少饲草的有二千一百五十个生产队,收晒青草后,基本备足的有一千六百四十个生产队,占缺草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六。有些队虽然饲草不足,但缺草数量大大减少。如稿沟公社,受灾后组织三百多人,到邻社、到外县(如嘉山县)等地割草,到十月中旬割晒青草六十万多斤,基本上解决了缺草的困难。有许多社队,依靠群众的力量,动手早,决心大,由缺草队变为余草队。保证了耕畜的越冬饲草,为以后的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刚刚成立的固镇县委、县政府,同全县人民一道经受了特大洪涝灾害的考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们没有被灾害所吓倒,在大灾之年发展了生产。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表现。在任何时候,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只要我们不丢掉这种精神,不忘掉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就将无往而不胜。(文/方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