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戴传捷为市民答疑解惑
上线日期:2024年7月19日
上线领导:固镇县政府副县长 戴传捷
主持人:今天上线的单位是固镇县人民政府,来到我们节目的嘉宾是固镇县政府副县长戴传捷。戴县长,欢迎您!
戴县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观众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在《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中与大家沟通交流。
主持人:今天来到我们节目的还有固镇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潘复生,副局长孟维娜,总工程师杨荣元。
欢迎你们的到来。
问题一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将由过去以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戴县长,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下我县水环境质量情况是怎么样的?
戴县长:感谢主持人对固镇县生态环境工作的关注。
水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固镇作为一座与水有着深厚“情缘”的县城,自北向南有沱河、浍河、澥河、怀洪新河过境,尤其是浍河穿城而过。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推进重要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2022年以来,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沱河、浍河、澥河、怀洪新河四条重点河流年均值稳定保持在Ⅲ类水质。2023年涉及考核的3个国控断面、2个省控断面全面达标,达标率、优良率、水质指数同比变化全市第一,水质指数三县第一。今年1-6月四条河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问题二
主持人:从刚才戴县长的介绍中,我们能看到固镇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效果显著,请戴县长介绍下我县在水污染防治攻坚方面的一些创新举措。
戴县长:好的,主持人。
我县主要通过以下三项举措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是通过网格提高管理水平。投资1026万元,对全县范围内河湖水域岸线开展常态化清理整治,建立一级保洁网。委托第三方对县级、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管,建立二级饮水安全网。每年投入184万开展重点河道网格化管理项目,针对主要河道汇水沟日常巡查、水污染溯源排查等六大服务内容,建立三级巡查网。强化入河口监管,对固镇县县域内4条重点河流、113条支系水流开展全面巡查,加强入河支流支沟水质监测,建立四级监管网。
二是通过项目提升治理能力。充分利用24亿元专项债和重点工程项目资金,以“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的治理思路,全面开展70公里河道清淤疏浚、80条大沟及69面塘坝水环境治理,系统推进水网规划建设。谋划实施投资11.3亿元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与产业融合EOD项目,全面提升浍河国控断面上游及城区内湖水环境质量。推深做实县、乡镇及村级河湖长制,持续开展巡河及排查整治工作,排查整改各类问题70余件。
三是通过考核压实工作责任。把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列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和安排部署,实行县领导领衔督办和责任单位负责制,把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情况作为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一系列水环境巡查、问题交办、整改、销号、监督检查、考核问效等清单化闭环式工作制度体系,实行年度水环境综合绩效考核。出台《固镇县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办法》,对所有入河排口纳入县级生态补偿断面,倒逼乡镇、园区主动作为,改善水环境质量。
问题三
主持人:戴县长,刚才在介绍水污染防治创新举措时,提到固镇县有4条重点河流、113条支系水流,您能否具体介绍在入河排口排查整治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戴县长:好的,主持人。
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排口一头连着污染源,一头连着水体。抓住排口整治,等于抓住了水质改善的“牛鼻子”。
2023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启动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是“查、测、溯、治、管”这五项主要任务。具体而言:查,就是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原则,全面摸排我县重点河流入河排口底数。测,就是边排查、边监测,把排口的水质情况“测清楚”,了解和掌握水体污染物的情况。溯,对问题排口通过初步、精准、重点溯源三级排查找准问题根源,溯清污水的来龙去脉,厘清责任。治,是按“一口一策”的原则,在查、测、溯的基础上,分类型、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排口清理、整治工作。管,通过条块联动、上下联动,加强行业监管、推动整治到位。
截至今年6月,我县完成了主要河流排口排查任务,排查全县主要河流湖库总岸线长度3000公里、入河排口261个,无需整治排口144个,需整治排口117个。2023年12月底前完成销号48个,今年6月底前完成33个,剩余36个问题预计2024年前基本完成整治。
问题四
主持人:刚才戴县长提到了“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这也体现了固镇县在治理水环境上一直坚持系统思维,注重源头治理。就水环境治理来讲,农村的污染治理是个重点,也是难点,养殖源、生活源、农业源等,都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请戴县长介绍一下固镇县从根源上治理农村水污染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戴县长:好的,主持人。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减少污染直排。一是规范处置畜禽养殖粪污。规模养殖场在建设时,要求严格落实粪污处理“三同时”制度。规模以下养殖户规范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同时,加大巡查力度,今年开展巡查检查60余次,排查各类养殖场户500余户,交办整改各类问题34个,坚决杜绝粪污直排。二是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目前我县已建成14座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厂,覆盖人口10余万人,统一由专业公司运维管护,日处理生活污水4000余吨,排水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三是大力推进农村改厕。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县已改厕6.8万户,改厕率达到了91.23%,粪污经发酵后再进行处理,减少粪污污染。四是健全生活垃圾收储运体系。全县11个乡镇的生活垃圾由保洁公司收储、运输、处理,做到了日产日清,防止生活垃圾倾倒污染水体。五是严控秸秆随意丢弃。我县目前建有105个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和200多个临时堆放场,确保秸秆全部离田,并对“四边一上”秸秆进行清理,防止秸秆污染水体。六是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投入资金3.5亿元,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对沟塘开展水环境治理。利用1350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对排查出的11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行治理,项目已经开始施工,今年项目预计10月底前全部完成治理。对已经完成治理的,我县会定期检查巡查,防止水体返黑返臭。
问题五
主持人:戴县长,刚才听您介绍了入河排口和农村黑臭水体的整治措施,那么,请问我县下一步将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来守护固镇的绿水青山呢?
戴县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县最近几年水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成绩振奋人心,但也来之不易。今年是全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攻坚年,按照市里工作安排,我县制定了蚌埠固镇、关咀、怀洪新河固镇、怀洪新河取水口四个断面的达标实施方案,“一断一策”,“一口一策”,开展固镇县水环境质量提升攻坚行动。
一是加强河湖水环境源头治理,建立水环境质量河(湖)长负责制,强化断面周边水环境管理,加强河道岸线清理整治,同时常态化开展水质监测预警,严格执法监管,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二是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一二三四期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加快推进开发区五期及尾水生态净化项目建设,提高园区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水平。同时,对工业园区老旧管网修复改造,防止污水跑冒滴漏。
三是提升县城建成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投入4.25亿元,开展城区雨污管网排查检测工作,对“错混接”“老破旧”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目前排查检测工作已完成,共计排查管网475公里,正在逐步进行整治,已改造城区雨污管网28.5公里,预计2025年6月底前全部完工,能够基本解决城区雨污混流问题。
四是加快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2023年我县采用“大三格+氧化塘”模式治理生活污水,已经完成治理项目18个。2024年采用“小四格”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推动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现在正在实施治理项目26个。投资3.1亿元,实施固镇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推动水美河东、魅力湖沟等农村微小水体水环境整治,实现农村沟渠水系连通,项目预计2024年底前完工。
五是加大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力度,对所有排口进行常态化巡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持续巩固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