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戴传捷为市民答疑解惑
上线日期:2025年2月19日
上线领导:固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戴传捷
主持人:今天的上线单位是固镇县人民政府,来到我们节目的嘉宾是固镇县政府副县长戴传捷,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治淮、教育股负责人李彬,你们好!
戴县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观众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在《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中与大家见面。
问题一
主持人:戴县长,教育是民生之本,也是固镇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大家都能明显感觉到固镇县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能不能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固镇县教育工作在各方面取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绩呢?
戴县长:好的。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牢固树立教育兴县战略思维,持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教育强县”“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县”“全省挂牌督导创新县”等荣誉称号。2020年,全省智慧学校建设应用推进会在我县举行现场观摩活动;2021年,我县作为唯一县区代表在全省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2022年,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2024年,先后荣获“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全省八五普法表现突出单位”。2006年以来,先后9次获得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省级优秀等次。
问题二:
主持人:过去一年,固镇县在教育工作上主要做了哪些努力,才收获了这么多成果呢?
戴县长:谢谢主持人!确实,教育是全县发展的重头戏,过去一年,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我们特别注重教育的基础保障。大家都知道,教育投入是根本,我们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投入从2020年10.15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2.77亿元,5年平均增长达7.6%,2024年教育支出占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3.59%。同时,积极落实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政策,拨付各学校公用经费、财政补助9200万元,做到了总量增加、生均增加。
其次,我们在教学质量上也下了大力气。我们从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县“双一流”、C9录取人数逐年提高,高考万人一本达线人数、万人本科达线人数连续4年稳居全市前列,一本(特控线)达线人数、本科达线人数也居领先位次。中考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连续两年三县领先。我们的老师也很给力,在省市的各类教学比赛中拿了不少奖,1人获省“教坛新星”,3人获市“教坛新星”,全市中小学教师优质课比赛获奖59人,其中一等奖4人。
再来说说教师队伍。我们注重教师梯队建设,强化分层分级培训,实施激励考核并重,2024年招考编内教师367名,招募“银龄教师”108名,还引进了优秀人才15名,开展教师线上线下培训共计6200人次。我们推行了“县管校聘”改革,让教师合理地流动起来,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我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形象,推评市“优秀班主任”110人,省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大家都干劲十足。
另外,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坚持“五育”并举,认真落实“双减”根本任务。在德育方面,建设了国家级少年宫7所、自办少年宫4所,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全覆盖。智育方面,建成智慧学校131所、智慧课堂796个,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级、市级一等奖各1名。体教方面,建设了一条龙体育特色学校3所、特色班8个、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13所,学校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美育方面,开展了书法、戏曲、诗词、楹联这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创建省市级书法特色学校12所、省级诗词楹联示范校2所。全省戏曲专项展演获奖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个,省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获奖8个。劳动方面,举办了全县首次劳动教学专题研讨观摩活动,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开辟“种植园”“养殖园”,让学生真正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意义。
最后,我们还做了一些创新尝试。比如,与余姚9所学校结成友好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培训交流、教师培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合作,选派了优秀校长、园长、教师挂职、跟岗学习。引进了上海中思慧学教育集团托管县职业技术学校,成功创建省B类中职学校,还和阜阳师范大学建立了对口帮扶机制。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我们县的教育资源更丰富,影响力更大。
问题三:
主持人:那请戴县长详细为我们介绍一下在基建项目建设方面固镇县的一些具体做法。
戴县长:好的,主持人。确实,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这几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既优化资源配置,又补齐短板弱项,努力做好教育布局的“加减法”,也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
比如,2021年我们投资了7.9亿元,实施了17个教育基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23.5万平方米。像五小谷阳路校区、任桥小学新校区和瓦房府邸幼儿园这些项目都陆续投入使用,一下子提供了8700个学位,大大缓解了学位紧张的问题。
到了2022年,我们又加大了力度,实施了29个教育基建项目,总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总投资接近10亿元。这一年,县实验幼儿园立新路分园、固镇一中新校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新增了6350个学位。
2023年,我们继续推进教育基建,实施了26个项目,总投资4.7亿元。像三中许慎校区、蚌埠北城小学、刘集中心小学新校区等都在这一年交付使用,提供了8070个学位,进一步优化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布局。
2024年,我们也没有停下脚步,实施了39个教育基建项目,总投资2.39亿元。完成了20所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开工建设了何集路小学(特教学校)、连站中学综合楼、任桥中心幼儿园等6所学校,还建成了濠城幼儿园、新马桥路幼儿园和迎宾路幼儿园等3所学校,新增了1260个学位。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让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也让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让更多的孩子都能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问题四:
主持人:能不能请您给我们详细讲讲,固镇县“安心托幼”工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呢?
戴县长:好的主持人。“安心托幼”是我们这几年重点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目的就是解决家长们最关心的“托育难”“入园难”“接娃难”这“三难”问题。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专门制定了《固镇县安心托幼行动方案》,由县教育局牵头,财政、卫健等部门紧密配合,大家一起想办法、出实招,努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2024年,我们新增了1260个公办学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了66%;还新增了350个公办托位,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现在,幼儿园延时服务已经实现了“两个全覆盖”,“三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具体来说,我们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优化幼儿园布局。我们坚持以五百米为服务半径,科学规划幼儿园的布点,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测算入园需求,努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的办园体系。我们申请了学前教育专项债项目,总投资6.8亿元,计划建设19所幼儿园,规划用地315亩,总建筑面积13.62万平方米,预计开设339个班级,接纳10170名幼儿。目前,我们已经投入了2.85亿元,建成了10所幼儿园,新增了147个班级和4410个托位学位,剩下的项目也在根据人口变化和家长需求有序推进。
第二,补足配齐公办园托位学位。我们编制了《固镇县中小学幼儿园中长期布点规划(2019-2030)》,按照“县城就近够用、乡镇建设1至2所、村居合理布点”的原则,统筹规划幼儿园建设。过去五年,我们总共投入了3.77亿元,新建、改扩建了25所幼儿园,新增了300个班级和9000个托位学位,基本满足了家长们的需求。
第三,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我们把新建小区配套园全部办成公办园,确保居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小区至少配建一所不少于3个班建制的幼儿园。同时,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们也同步推进小区配套园的治理、规范管理和使用,不断提升保教质量。可以说,过去五年是固镇县学前教育投入最大、发展最快、办园条件改善最明显、办园品质提升最显著的五年。
第四,提升延时服务质量。我们指导各级各类幼儿园结合实际,制定“一园一案”的延时服务实施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成长规律,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服务活动。各幼儿园在人员调配、服务内容安排、经费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结合园所特色,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延时服务中有所收获。
通过这些努力,不仅缓解了家长们的压力,也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资源。我们会继续把“安心托幼”这项工作做好,让家长更放心,让孩子更开心!
问题五:
主持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固镇县还有哪些新思路,来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持续进步呢?
戴县长:2025年,我们将围绕制度更完备、结构更优化、保障更全面、服务更高效的目标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首先,教育质量要持续提升。学前教育要深化内涵发展,争取通过国家“双普”评估验收;义务教育要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国家认定;高中教育要搞多样化,探索“职普融通”,办好“综合高中”,加快创建省A类中职学校。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高考、中考成绩保持稳中有进。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次,教育公平要继续推进。要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强校扩优”工程,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要完善教育资助体系,保障特殊教育发展,加快特教学校新校区建设,力争今年秋季投入使用。
第三,教育资源要优化配置。要调整学校布局,撤并一些规模小、效益不高的学校,集中资源办好优质学校。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管理层级,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加大名校长、名师和名教学团队的引入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教育”融合发展,
第四,校园安全要坚决保障。要落实校园安保“四个百分之百”,完善三防体系建设。要聚焦设施设备、消防、食品、交通、卫生健康等重点环节,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周边环境治理,家校合作、社会联动,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严实的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