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固镇动态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归档)

徐州做法 蚌埠镜鉴

发布日期:2019-05-10 17:45   作者:政府办    来源:政府办公室    阅读: 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71年前著名的淮海战役,将徐州与蚌埠两座城市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以至于很多人提起徐州就想到了蚌埠,提到蚌埠又会联想到徐州。

蚌埠与徐州两座相距约200公里的城市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处交通大动脉京沪线,同为交通枢纽城市,同是国家布局的老工业基地,拥有相似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中,同样存在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徐州工业经济换道超车,顺利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前蚌埠正在加快建设“两个中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进在路上。徐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能给蚌埠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启示?5月6日,《深读周刊》“对标中心,蚌埠怎么干”采访组走进徐州进行了深入探究。


【龙头带动】 铸就“工程机械之都”


宽阔的道路,优美的环境,川流不息的车辆,这是全国文明城市徐州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看到眼前这样一个活力四射、环境优美的城市,很难将它与曾经的煤城和老工业基地城市联系在一起。

“徐州正在甩掉重负,实现老工业基地的脱胎换骨,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在位于徐州政务新区的办公室,徐州市工信局综合处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加力,徐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传统优势产业动能十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已经实现了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轮驱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该负责人介绍,通过本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目前徐州市已经形成了“6+6”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所谓“6+6”,就是装备制造、煤电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盐化工、绿色冶金、建筑建材等六大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高端装备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第一个“6”是传统的六大优势产业,第二个“6”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6+6”产业体系两套马车拉动下,2018年徐州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4370亿元,同比增长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30.3亿元。

据介绍,解放初期,徐州有“百里煤海”之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出产原煤10亿吨,其中80%以上输往苏南和华东地区,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于地处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国家和江苏省在徐州陆续布点建设煤炭、机械、化工、建材、纺织、冶金基地,并延伸出了化工、钢铁水泥等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徐州作为工业城市的产业基础和鲜明特征。

进入新世纪,徐州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以煤兴市”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徐州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风光不再,一批小型机械厂、化工厂破产倒闭,一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当时的徐州站在了转型发展的历史关口。

徐州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确立了“依托资源起步,甩开资源发展”的转型发展战略,整体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布局六大千亿级规模产业板块。

“依托资源起步,就是充分发挥徐州在传统产业领域所特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引导巨人企业率先突围,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徐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徐工集团就是依托资源起步,实现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典型例证。上世纪90年代,与同样是老工业基地的蚌埠一样,徐州装备制造产业格局“散、乱、小”。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徐州将几家市属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成立徐工集团,从此为徐州市装备制造产业找到了“领路人”。

集中优势资源,政策大力扶持,徐工集团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通过不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如今的徐工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千亿的世界级跨国公司,主导产品销量创造了两个全球第一,12个全国第一,跃居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前五强。徐工的裂变式崛起,撑起了一个城市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脊梁。在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整体推进中,徐州培育出一批优、强、大企业和众多的“小型冠军”企业,吸引卡特彼勒、利勃海尔、罗特艾德等数十家外商独资、合资工程机械企业密集落户。2009年,徐州装备制造业就率先实现千亿元目标。2010年,徐州荣膺全国唯一“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称号。2018年,仅徐工集团就实现销售1044亿元。


【创新驱动】 为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5月6日上午,记者在徐工集团大吨位起重机制造基地看到,长240米、日产50台、对接精度在0.01度的全球首条转台智能生产线、巍然铺设在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的结构车间,十余台智能焊接机器人屹立在智能车间的前端,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灵巧的焊接机器人动作平稳娴熟,焊枪所至,火花四溅……

“这是全球起重机行业首台大型转台智能化焊接生产线,徐工集团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徐工集团科技质量部部长闫丽娟告诉记者,转台智能焊接生产线的投入使用,能让关键尺寸的一致性保证能力大幅提升,从而极大地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多年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是徐工集团获得全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

2018年,徐工自主突破了新型电控箱,高端液压阀等智能控制系统,替代进口批量配套。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当年新获专利805项、发明专利209项、PCT国际利11件。累计拥有授权专利6384项,发明专利1339项,PCT国际专利34件。

2018年4月2日,徐工集团700吨液压挖掘机成功下线,这个巨无霸的重量相当于500辆普通小轿车,动力超过了两台99式主战坦克,铲斗中可以同时站立100个人,一铲斗下去就可以挖煤50多吨,不光是高大的外形惹人注目,这个大块头的“内涵”更加吸引人,从零部件到操作系统,拥有自主专利52项,是中国在超大型液压挖掘机领域,首次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应用,也迅速拉低了国际市场的价格。科技创新,让徐工在国际市场获得了强大的竞争力,连续26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第一,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

“创新驱动,是徐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徐州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产业处处长喻明辉坦言,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成长于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是一种普遍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资源整合,做大龙头最为关键。“龙头企业实力较为雄厚,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也更明白科技研发对于生存的重要意义,因而徐州重大的科研成果大都是龙头企业创造的。

在政府层面,徐州把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五项支持创新重点政策文件,配套细化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围绕“6+6”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以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建立“领导包挂、部门挂头、属地推进、龙头带动”的产业推进机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把“一城一谷一区一院”作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建设,从平台建设、财税扶持、租金补贴、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建设用地、科技金融、招商引资等方面扶持核心区建设发展,实现四大载体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科技创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能量,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集聚拉动】 弹好质量与规模“二重奏”


数据显示,徐州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5.23亿元,装备制造等8个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工程机械领域,除本土大型国企徐工集团、国际工程机械巨头企业卡特彼勒外,徐州高新区依托徐工重卡,也吸引了100余家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徐州铜山。同时还有越来越多企业瞄准智能装备制造。

“国际工程机械巨头企业卡特彼勒之所以在徐州落户,在于这里不仅有中国工程机械的巨无霸企业徐工集团,在这里还有全产业链的配套企业。”说起卡特彼勒在徐州落户的原因,该市工信局综合处张伟表示,招大引强是招商引资的重点,每个城市都是如此,当年这家国际工程机械巨头选择落户之地时,曾有几个省会城市接触洽谈,但最终这家企业还是选择了徐州,“产业吸引是招商引资最关键的手段,它就好比企业生存发展的一方沃土,只有土地肥沃,企业才能更好地开花结果。”

按综合来看,无论哪个省会城市的资源都会优于徐州,但在工程机械领域,徐州的产业资源却是独有的,在以徐州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工程机械所需要的零配件80%至90%都能实现就地配套,而强大配套能力正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工程机械企业在这里集聚。

上海振华重工是一家落户在徐州高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该集团副总裁刘建表示,当初将项目落子徐州,一是看中了徐州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品牌效应,徐州这个名字就是所有工程机械企业最好的广告。二是看中了徐州在工程机械方面的专业人才储备,这是其他任何城市都不具备的,无论哪个岗位缺人,都能在徐州招到技术过硬的人员。

由传统制造转化为智能制造,是以徐工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企业的一致选择。按照《徐工集团智能制造实施方案》,徐工围绕“主机+核心零部件”,徐工智能制造已在7个公司全面展开,重型事业部,作为智能制造试点单位,瞄准31个智能化单元、9个智能产线、5个智能化车间,重点聚焦关键工序设备的智能化改造、设备互联数据分析、工业大数据探索应用、全生命周期质量大数据系统、智能供应链平台建设等重大任务,快速实现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检测、物流、营销、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提升。

作为徐州着力打造的首位产业,徐州装备制造产业正在大踏步地向智能制造迈进。在一份《徐州市装备与智能制造发展重点任务分解表》中,记者看到,徐州明确了装备与智能制造的五大任务:壮大产业集群、主攻智能制造、提升创新能力工程、培育龙头企业工程。在壮大产业集群方面,明确了三项内容,一是推进产业规模化,二是推进产业高端化,三是推进产业集约化。同时详细绘制出了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链图谱,图谱明确标示出产业链各个环节配套项目。“按图索骥,延链补链,是招商引资的重点,目的是为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浇水施肥。”


记者手记

 一紧一松看徐州


这次徐州之行,除了满满的采访干货和新闻活鱼之外,给我们“对标中心,蚌埠怎么干”采访组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这里的“一紧”和“一松”了。

说到这“一紧”,确实让我们吃了些苦头。不论是在出发前的采访对接中,还是在到达后的采访衔接中,都在不断地向我们传递两个信息:一是这里的人很忙很难约,二是给我们采访的时间很有限很紧张。尤其是采访徐州工信局时的“见缝插针”和“分秒必争”,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紧张的徐州”。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随时调整的采访路线,我们的采访计划和采访提纲似乎显得有些“多余”。好在有徐州报业同仁的鼎力支持、撸袖相助,尽管过程很曲折,但任务不打折。

相比“一紧”,“一松”的印象则更为深刻。在徐期间,不论是深入徐工集团的生产一线,还是面对面采访该市科技、工信等部门的有关人员,我们总能从一个个徐州人身上看到一份从容、一种自信,似乎应了那句话——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面对我们采访组的发问点和兴趣点,他们也总是显得轻松自如,侃侃而谈,而且很精准快速地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这让采访变得轻松起来,效率也很高。想想前面的那些“苦头”,品味一下这些“甜头”,我们也释然了。而透过这“一松”,也让我们看到了“人难见”的背后,是值得我们好好探究的真功和细活。

“徐州市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争当一流的目标定位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充分借鉴。”这是市委书记汪莹纯在4月12日召开的市党政代表团赴徐州考察学习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此次徐州之行,从一个个采访点和一个个徐州人身上,从“一紧”“一松”的感知和碰撞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和工作作风,这一个个充盈活力、生发动力、深藏潜力的“徐州印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对标城市的可学之处,更让我们看到了对标城市的可敬之处。


建设中心,徐州已在路上;对标中心,蚌埠更当发力。

(执笔: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