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黑臭水体的识别方法
1. 什么是农村黑臭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是指各县(市、区)行政村(社区等)范围内颜色明显异常或散发浓烈(难闻)气味的水体。
2. 农村黑臭水体识别范围?
行政村内村民主要集聚区适当向外延伸,南方为200m-500m,北方为500m-1000m区域内的水体,以及村民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对于城乡结合部已列入城市黑臭水体清单的黑臭水体,不再列入。
3. 农村黑臭水体识别标准?
农村黑臭水体依据水体异味或颜色明显异常(如发黑、发黄、发白等)感官特征进行识别。如果某水体存在异味、颜色明显异常任意一种情况,即视为黑臭水体。
对于感官判断有争议的农村水体,有关部门可委托专业机构对水体周边居住村民、商户或随机人群开展问卷调查,进一步判断水体黑臭状况,原则上每个水体的调查问卷有效数量不少于 30份,如认为有“黑”或“臭”问题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60%以上,则应认定该水体为“黑臭水体”。
当开展公众评议有困难时(例如,难以获得不少于30份的有效问卷),通过水质监测判定是否黑臭。水质监测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氨氮3项指标,指标阈值见表1。3项指标中任意1项不达标即为黑臭水体。对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区域含泥沙量较大的水体,当只有透明度指标不达标时,不判定为黑臭水体。
表1 监测指标阈值
监测指标(单位) |
指标阈值 |
透明度(cm) |
〈25* |
溶解氧(mg/L) |
〈2 |
氨氮(mg/L)) |
〉15 |
*注:水深不足25cm时,透明度按水深的40%取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